在今天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品牌营销阶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地体现在对客户的争夺上。“用户就是上帝”促使众多的企业不惜代价去争夺尽可能多的客户。但是企业在不惜代价发展新用户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或无暇顾及已有客户的流失情况,结果就导致出现这样一种窘况:一边是新客
想当初作为一个白丁,入行感觉那么容易,这里可能有运气的成分。且在此与大家共享,我遇到的那些不合适的理由。 转行以来面过不少产品岗位,作为一个有2个月上线产品经验的产品汪,我以为再次竞争上岗会更有优势,实际上,少年啊!Too young too naive。 1
我们不提供精子、卵子和奶水,我们只是老板们的接盘侠。 ——某只产品汪的自白 当初,我就是这么抱着那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产品圣(sang)经(bing),并被深深地震撼与诱惑。之后,一脚踩入产品坑,节操从此是路人,泪水奔流不复回。 产品经理的“冰与火之歌”
axure需求文档,这个文档顾名思义就是用axure来写需求文档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流量监控功能核心包括3块:基本流量监控、流量校正、提醒。 目前市面上通用的流量监控做法一般采取向运营商发送查询短信,然后解析短信来获取用户的流量相关数据。极个别和相关运
资本寒冬下,大家都在谈增长,DAU(日活跃用户数)似乎已经成为企业和媒体描述产品增长的标配指标。然而,单独的DAU增长能否成为产品的护身符?要想实现长久稳定的用户增长,我们还遗漏了哪些?本文将结合两个案例,和大家分享留存、Magic Number和以用户增长为
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总归是为了服务功能,而功能又立足于用户需求。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才是灵活运用设计形式的根本。 用户在使用App时,除了正常的使用场景,还会碰到许多特殊场景:页面内容为空(缺省页面);网络异常;信息输入错误;App升级等。如何友好的设计特殊场景下
本文讲述数据分析在互联网公司中的作用,并介绍黑客增长常用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思路,如何利用它理解和把握产品与用户的互动关系,最后针对黑客增长的不同阶段说一些具体分析应用案例,如用户获取之A/B Testing、用户初体验之Aha Moment以及用户留存之定位高流
顺应时代的趋势是借风使力,相对容易;而去培育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行为,则需投入巨大的资源,而且对战略与格局的要求非常之高。“资产配置”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只是当下国内还处于培育期,在此阶段,我们要做的是:一步步完成铺垫,然后等风来…… 很多产品的业务类型基本相同,
能够提供共享虚拟体验的系统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成为虚拟现实网络的主宰者。在这些虚拟现实的赢家面前,今天的巨头企业从任何尺度看都只能算得上一个孩童。 1989 年,凯文凯利于 Jaron Lanier 实验室试戴 VR 眼镜。 当下,整个
免责:所有内容现编且虚构,非Keep团队成员。为了说明数据后台的方案思路使用了手机中安装的APP作为样例。 准备工作 在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有些了解,尤其是数据类型和指标定义(UV值是什么以及如何采集)。 然后了解一些可视化报表的表达方式(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