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ppy Bird 的二次传播
Flappy Bird 火了,毫无规律可循,就像彩票中奖了一样,谁也无法预知这样的开端,但 Flappy Bird 的开发者阮哈东却深刻改变了它的结局。
历史上不乏一夜爆红的例子,比如疯狂猜图、魔漫相机,大多时候,按照正常的开发逻辑,应该是变换游戏花样,增加更多场景,把缺失的社交功能补上,尽量延长生命周期,然后随着话题的冷却变得销声匿迹。
但 Flappy Bird 则不一样,在占据各大应用排行榜第一之后,本身其爆红的原因已经被媒体们热炒了一遍,但这还不够,它还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二次传播,这源于阮决定将游戏下架。阮以扰乱生活为名痛下杀手,举动出人意料,但从后面的传播效应来看,却是极为聪明。
首先游戏下架的消息迅速在 Twitter 上传开,随后大量媒体跟进,进行了广泛的报道,这件事情后来离谱到什么程度,来看看这两张图:
图片来自 Twitter
连 Badland 也掺合进来了
在 eBay 和淘宝上,装有绝版 Flappy Bird 的手机被高价出售,最高飙升至 99900 美元。显然,Flappy Bird 的成功因素里,游戏只是极其微弱的一部分,传播性才是推波助澜的决定因素。设想一下,假如这款游戏不下架,那么会向前辈们一样,很快归为平静。
Flappy Bird 下架制造了两个传播的因素:
一是话题性,于收入巅峰时下架,这种境界并不是人人都有,话题性甚至比游戏本身更加火爆;二是稀缺性,当你发现这款游戏成为绝版的时候,恐怕一时半会舍不得删除,并且会花更多时间去玩。阮的一次随意发挥,却让 Flappy Bird 有了二次传播的效应。
下架游戏对于阮短期内的收益是有影响的,但当他的名气已经超越了一款简单爆红的游戏时,他能收获的无疑会更多。
来源:ifanr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