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统一体验
第一次写这类文章,有点儿紧张有点儿新奇有点儿痛苦,来CDC实习2个月啦,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体验体验再体验,因为之前做了一些有关规范的工作,突然有想法迸发出来,就在这儿与大家分享,欢迎拍砖^^
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看完这3张图,你是否已经想到法国、澳大利亚?
再来看一些图片
是不是能想到巴西、中国和日本?
为什么我们能想到这些呢,因为它们体现了事物的特色和文化。
我们再来看些更具体的产品
假设用户不知道这些企业,但不难感觉到第一组是一个妈生的,第二组是一伙儿的。尽管外形也不同,但却有相似的风格和特色,让用户在使用时心里清楚,“哦,我使用的一直是他们的产品”。这样久而久之,用户就会习惯于使用一家公司的产品,用户的忠诚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
我想,形成源源不断而又稳定的用户群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设计不是总在改变总在玩花样,而是以不变应万变,在不变中求创新。毕竟我们的用户都有习惯,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要尊重用户的习惯。谁都不愿意总去适应新的东西。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喜欢使用A产品,同时也喜欢B产品,但却不知道其实A和B原来都是C公司旗下的产品,这无形中对C公司旗下其他产品的传达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某个程度上来说,品牌价值甚至等同于企业价值。当有一天我们无意间看到某个logo、用某个产品,不用想就知道,哦!这是腾讯的,这是百度的,这是阿里巴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用户心中形成了品牌认同感,企业价值得到了提升;不过这固然是在产品非常好用的前提下,因为人们使用产品的体验会影响他们对品牌的认知。但是目前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不是为了追随业界领跑者的步伐导致设计越来越趋同,就是为了创新而盲目的标新立异。当产品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泛滥时,拥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表达才会最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我们经常习惯于“迷信专家相信权威”,当我们喜欢上了苹果,就常常一同爱上ipod、nano、ipad。当用户容易辨认我们有哪些产品,品牌影响力更强烈的时候,我们的产品也就更容易被用户所信赖。企业的基础目标之一就是品牌识别, 广义的品牌识别不仅仅是logo的颜色字体等,还可以是概念系统,或者固有流程,在用户与产品交互的同时,企业的品牌形象就在用户心中形成了。
除此之外,将通用的设计规范化对于快速更新的互联网产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很成熟的东西我们只要反复去调用即可,而不是花时间再去设计它。这在提升品牌认同感的效果上也显而易见,当用户使用了十个千差万别的产品,都用到同一个界面同一个步骤或者同一个控件时,用户就会知道自己使用的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了,在使用过程中也不用额外去思考和学习,这就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最后举两个最具品牌识别的典范,当然都是有自己统一的设计风格和特色。
可以看到,无论是单品还是将单品组合成的房间,你都知道这是IKEA的。
不花俏用户体验第一的苹果文化值得很多企业学习。
当我们与用户产生共鸣,与竞争者形成差异,那我们的产品一定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用户与更高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baike.baidu.com/view/671549.html?wtp=tt 百度百科——品牌识别
马特·马图斯,《设计趋势之上》,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10
(美)摩霍兹(Merholz,p),《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5
(本文出自Tencent CDC Blog,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