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考核真的有用吗?
所谓KPI考核,大概就是流行遍大江南北,政企业都争相拥抱的考核制度。从西方引进,在国内各种公司里像传染病般流行。
KPI有用不有用,我们要先看看KPI到底是干啥。
KPI,大概就是给员工定期考核,规定好加分项,扣分项,最终累积打分,按照总分值范围来论功行赏,或者处罚。
说白了,这是一个赏罚制度。目的当然是让公司员工更加勇于创新,做好业绩,增长壮大。
但是这就涉及到2件事。
第一,规则谁来制定?
规则往往都是管理层制定。人来制定的话,就存在制定标准是否公平,是否激进。这两个是矛盾的。
公平,则是鼓励平庸,照顾大家嘛,挣钱了肯定要大家分享,打击了创新。
激进,鼓励了创新,伤了平庸的大多数,人拍屁股走人的比较多。
所有的这些KPI,最终都涉及每个员工的利益,说白了无非就工资多少,年终奖多少。既然这些都是人为制定,为嘛人不能直接一步到位谈工资,谈年终奖。难道有些“温柔”不好意思撕破脸的老板,非要老费周折通过制度赶人走?如果你是私企老板,你完全可以赶人走啊!噢,不行,有劳动法规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赶人走的,必须用制度、规章,符合某些规定才能合理的赶人走。这不,KPI是应对劳动法裁人限制的啊!
我也跳过很多槽,见识过很多公司,真正牛逼的人,都不怕考核,都不应对考核。真正工作同事的挫人,都是最终离开了,不管是被离职,还是主动混不下去。所以,KPI要了何用?
我们社会上,用曲线分布来描述人的话,肯定大部分的是平庸的,无非干活勤快点的,干活懒惰的,聪明的,愚笨的。曲线是平缓的,真正的牛逼的,往往不拘一格,完全的超越了常人的水准。肯定是突变。
这样的曲线怎么可能能用一个函数来表达?在未知的地方突然突变一下,然后在大部分都是平缓的。怎么合理的分配利益?
这个唯有人类可以。说白了,完全自由化的工作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才是王道。
第二,规则谁来执行?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公司本是一家人,又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怎么管得好?
你看看我党,还不一样出现这个问题?就算体制内,设立单独的裁判员部门,那又如何了解细节部门的好与坏?说白了,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嘛!天朝我们天天骂的体制问题,我们大家的公司都存在呀。
那我们解决的办法无非几个,让市场竞争来筛选公司,压力直面传导到员工的身上。要么没有竞争,就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学习,反思,总结问题,说白了就是习大大,毛爷爷玩的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
说白了,也论证了KPI没用。总结了半天的KPI,结果还不如直接让压力传导到员工身上实在。我就见过外包公司动态薪水的。但是外包只学了薪水的动态减少,没有动态增加。真尼玛可恨。当然,这是后话。
所以,那些依然正在执行KPI考核的公司,那些以KPI考核而谋生的裁判员,是不是觉得自己忙得都是空白,为社会平添负担呢?
趁早悬崖勒马吧!
来源:jacob 投稿发
原文链接:http://1.jacobjiangwei.duapp.com/?p=204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