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面前一堵墙 逾越不了就绕过它
当你拎着包急冲冲的走在赶集采购年货的路上,突然间发现前面一堵墙拦住了去路,你会怎么做?正常人的做法都是绕过它。如今赶集网就处在选择是绕过,还是跳过的状态下。
同城和赶集网一直都是业界喜欢放在一起比较的对象,自同城成功登录纽交所后,行业对赶集网的关注更加积极。前几日,与赶集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嘴架,双方搬出各种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来证明自己是最强的,其实这种对比方式不仅说服不了围观群众,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确定。
从公开可查的百度指数和数据来看,赶集确实要落后一截,不过从公关的角度上来看,赶集不可能会松口承认自己不行,就像男人也从来不会说自己不行一样,赶集与58之间的嘴仗是必须坚持且会不断持续下去的。
公关也叫板了,热闹也看过了,这之后我们还得进一步去看问题,赶集与58同城之间有共性,但赶集也已开始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了。
58同城成功上市时,业界开始关注赶集是否有资金压力,杨浩涌表示赶集在去年底完成了9000万美元的融资,现在毫无资金压力。去年底融到9000万美元,赶集短时间内资金将相当充裕,根据赶集今年的广告投放量来看,电视广告的投放约为8000万,线上投放约为1.3亿,全年的广告入差不多超过2亿,按照这个花钱的速度,到明年底的话赶集还未上市就会遭遇资金困境。
虽然杨浩涌现在称没有资金压力,也不急着上市,但来自投资方的压力可想而知。赶集对外宣传已实现盈利,这个盈利不知是通过财务手段实现的,还是实打实的有这个营收能力。赶集网在流量不及58,广告支出又高于58的基础上也实现了盈利,这个盈利能力是否值得怀疑呢?
说到盈利这个问题上就得进一步去说下赶集与58在业务结构上存在的差异,58同城是直销和渠道并重,而赶集网主要依赖渠道。58同城在全国有27家分公司,赶集网只有4家。由于分公司少,在此能节省了一大笔用工成本,或许赶集因此实现了盈利。
这里还得回过头来谈谈直销和渠道的问题。赶集轻直销重渠道的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就是可以节省用工支出,有弊的地方就是渠道可能不稳定。无论是直销还是渠道,都得支付前线人员一笔费用,赶集通过在这个地方节省费用,就很容易造成与渠道之间的矛盾。
除了渠道管控有风险之外,赶集的高管团队也不是很稳定,2011年至今3年内已有10位高管,其中7位副总裁离职了。长此以往下去,诸多不确定因素不断涌现,不免让投资人有些感到担心,杨浩涌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好在赶在58同城上市之前,赶集融到了9000万美元,而且不管怎么实现盈利的,赶集也确实有些盈利了,这就给了赶集充足的时间作出调整。在现有的整体业务上,赶集用一年时间拼命将剩余资金烧光也不一定能超越58同城,所以聪明人的做法是将剩下的资金灵活运用。赶集面前一堵墙,逾越不了就绕过它,其实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赶集在产品上的变化了。
除了之前打造的蚂蚁短租外,今年开始全面发力招聘市场,另外,在赶集网站上我们能发现婚恋交友和医疗健康等非分类信息常规板块,近期赶集还推出了招标服务。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看成是赶集在寻求一个新的领域或者想打造一个更出众的业务,通过此方式来塑造其业务领先的形象,从被58同城笼罩的阴影下走出来,之后以全新的形象完成上市。
在现有分类信息服务基础上发展特殊业务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不过这么做也存在风险,一旦新业务做不成,老业务市场又失守,赶集就很有可能因此一蹶不振了。在现有资金烧光之前,赶集做不出成果向投资人证明的话,不仅上市可能会困难重重,投资人是否有信心还能进行下一轮跟投也将是未知数。
公开资料显示,赶集网自2009年拿到第一轮800万美元起,先后完成四轮融资,总额约为1.88亿美元,投资方分别为蓝驰创投、诺基亚成长基金、今日资本、红杉资本、重心产业基金、OTTP和麦格理,除蓝驰创投在B轮进行跟投以外,其他风投均未进行跟投。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赶集再进行一轮的融资难度非常高,不过若在业务上能有所突破,赶集又坚持不想上市的话,再进行一轮融资也有可能,但最后的目标还是上市。摆在赶集面前的问题还是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这些资金选择一个合适的弯道对58同城进行超车,分类信息第二股的概念肯定不如第一股好听。
58同城上市之后有许多质疑声,现在的赶集处境与58基本没太大差异,赶集对广告的依赖程度也非常高,让赶集停掉广告投放,其流量也肯定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分类信息盘口就那么大,赶集与其死磕58争分类信息市场的第一,还真不如把精力放在几个重点的业务上。
面对身前的58同城,既然难以逾越,最好的方式就是绕过它。赶集现在还有的选,是绕过58同城,还是死磕58同城,就由杨浩涌决定了。
本文由科技不吐不快(王利阳,微信号:tucaokeji)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自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携带本文链接。
技不吐不快(王利阳,微信号:tucaokeji)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自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携带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