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指标衡量移动应用是否成功
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粉丝经济,还有什么经济?那就是“体验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里,APP必须竞相靠优雅设计去吸引注意力,用户动动手指就将决定一家公司的命运。那么,如何做好一款APP?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15年前,在哈佛商业评论上,B.Joseph Pine 和 James Gilmore 提出了一个观点,说的是在所有商品和服务均面临商品化的情况下,差异化的唯一手段只有提供超级“体验”。
尽管想到了“体验经济”的崛起,但这两位作者决计想不到其预测是如何一针见血地反映了即将到来的移动时代的现实—在这个时代里APP必须竞相靠优雅设计去吸引注意力,用户动动手指就将决定一家公司的命运。
我们称之为用户体验经济。
不 可思议的是,在用户体验经济里,大多数组织都相信自己的命运取决于用户反馈。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首先,它集中在两级:往往是最兴奋或者彻底绝望的用户才 会费心去给APP评级或评论。其次,用户评论属于滞后指标。等公司觉察并诊断用户的不良情绪时,估计已经被一批人抛弃了。此外,评级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大多 数企业都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移动应用的表现。评级并不能真正反映用户的偏好(或沮丧),也无法说明APP的使用情况和性能,更不能据此作出有关下一版本的最 佳商业决策。
体验经济需要体验驱动分析
移动化对APP及投资组合措施的需求推动跟Web时代完全不一样。好的移动分析必须提供对APP行为及用户行为这两者的洞察分析。
理解APP行为是一个好的开始。比方说崩溃就属于一种APP行为,这种行为应该会触发告警,以及问题来源。否则的话别指望能在用户叛逃前修补好问题。
但是光审视APP行为是不够的。要想获得互动的完整图景,我们还需要理解用户行为。
用户参与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应该怎样才算合适呢?用户何时何地与APP的交互最多?用户与APP互动发生在什么样的设备及平台上?什么功能最热门?
正如APP开发几乎离不开某种形式的需求一样,其发布也不应该缺少可衡量的使用目标。上面的分析可用来作为量化的、基于指标的APP改进策略。这是移动应用与移动应用之前的应用的首要区别,后者很少会提供像移动应用那样特定的使用数据和背景数据。
5个必备指标
移动应用要想赢得用户体验经济,必须具备这 5 大关键指标:
1、采用(adoption):通过APP安装量衡量,也就是说通过公共应用商店或企业应用商店下载APP的数量。但是安装并不等同于用户参与。
2、参与(engagement):用户参与通过平均会话时长来衡量。会话时长是指用户每次打开APP后在上面消耗的时间。
3、维系(retention):活跃用户数 / 总安装数。用户维系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维度,通常要按周或按月进行比较来确定趋势。
4、 转化(conversion):该指标衡量的是开始走APP业务流程并最终走完的用户有多少。以一个基本的定单到首款为例:1)用户登录 2)挑选商品 3)选择支付方式 4)确定并提交订单。转化率告诉你有多少人打开了APP并最终走完了这 4 个步骤。此外,转化率还告诉你用户什么时候在哪里退出了流程—这对于理解APP瓶颈在哪里,什么地方设计得很糟糕导致用户放弃十分关键。(其技术术语是 “漏斗分析”)
5、期望(exceptions):app 崩溃数与APP会话数之比。在用户体验经济里,这个比率超过 1/20 就会有麻烦—用户会失去耐心并删除 app。世界级的移动组织这个比率可达 1/100 或更好。
除了最后一个指标,其他的目标值都不是固定的,要取决于APP的目标和功能或者受众。比方说,电影票或饭店预订这类交易型的APP相对于杂志或其他重内容的APP对互动时间的要求就应该低一点。
这些指标结合时间背景、位置、设备及操作系统进行审视时会最有价值。大多数先进的移动组织都会对数据进行聚类,比方说,通过对比不同版本APP的这些指标的表现来理解新版与旧版的相关性。但最重要的还是先开始……越早越好。
来源:36氪
此文作者:Appcelerator CTO Nolan Wright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