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站台代言,不要忘了初心
年底满屏皆是盘点总结。今天某浪出了个“2013科技年度风云榜”,引起了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热议。大伙先是讨论盘点上榜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媒体曝光度、渠道下载量、产品估值、盈利能力、创新能力、行业影响力?怎么就算出个排序了呢?
当然不是所有媒体都在搞榜单的,有节操的就坚持不做,稍微有节操的则会给出依据,再给出个榜单排名,避免众人争议。如果说榜单是一个产品的话,那么切合了诸如炫耀、认同、认证背书等需求。
其实糖sir 并不是为了吐槽年底榜单满天飞,媒体排序不负责、上榜产品有争议的现象。而是想跟大家深度的掰掰,今天跟投资人大讨论的核心问题:“媒体眼里看见了怎样的CEO,没有被报道的CEO是不是就没有做出好产品了?”
投资人说:“企业要为自己代言!”
徐小平老师常常呼吁创业者要为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代言,要高调做产品。投资人说的其实没有错,只是这话的理解得分阶段,看前提。如果初创团队需要资金,闷头做产品,那么资金哪里来?为了活下去你要发声。但是概念很新,执行力很弱,团队不成熟,过度宣传的结果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博客中国、点点,大家都懂得,最后比的不是概念新不新,而是执行能力强不强。不想做快三秒的产品,那么创始人的首要任务应该学会蛰伏,打好产品和团队的基础,控制项目风险,而不是代言。
媒体人说:“CEO不卖用户不看!”
媒体人坚信“好声音比负声音好,负声音比没声音好”。糖sir做公关10年,也不知道何时起开始科技媒体比娱乐媒体都爱八卦故事了。企业为了混个脸熟,争个报道,只能照着媒体的需求给予供给了。于是,CEO真的做起了产品形象代言人,每天挨着个儿和记者朋友们讲着CEO的创业史、产品开发的幕后故事,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心得。
有的创始人每个月在外参加的分享会估计比自己公司一年开的创意风暴会还要多。如果团队有分工,CEO的职责只剩下代言宣传,那么就没问题,别自己还担负着“产品经理”的角色就行了。
其实,糖sir真的想借机吐槽下,科技媒体促进的是科技行业的发展,不是促进创始人作秀能力的增长。O2O成了媒体转型的流行方向,纸媒变网媒,网媒搞起了俱乐部,卖广告已经落后了,每月不搞几场线下Event,都不知道如何整合自己的资源?媒体搭个台,CEO做个秀,一场会就做完了。这就是媒体受众想要的了?
创业者说:“为了活着,为了更好!”
对于创业者来说,解决生存解决发展是关键问题。企业CEO是不是代言产品,肯定还是两分法地看待。如果CEO本身跟周鸿祎一样懂得分寸,能言善辩那定能杀出血路拔得头筹;如果跟陈鸥一样长的帅,那也能为产品赢得更多目标客户。
而有的CEO本身就是产品、技术出身,内向不善言辞,那就发挥自身优势好好做产品嘛,这才是赢得用户的根本不是?何必逼迫自己,去纠结媒体大力渲染的那一套呢?用平常心,做平常事,多得是埋头做功多年不被媒体知晓的企业,默默到上了市才入了媒体的金眼。
貌似扯远了,还是回到讨论的问题上,媒体评价的企业多数也受着CEO影响力的干扰,糖sir承认大部分CEO都挺牛的,但是也不乏一些极具潜力可以去发展做娱乐圈艺人的。北京的公司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优势,但是有一点却要向杭州、厦门、成都等地方的创业公司学习——安心做产品。要知道,互联网的本质是得用户者得天下,媒体也不过是让用户知道的中介罢了。最后告诫一句,还是切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届时CEO没有名利双收,而产品却已穷途末路。
来源:钛媒体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