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欧美和日韩的主流三大App对比
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感的提升,移动即时通讯(IM)工具也变得越来越火爆,国内外的几款“微信”类产品在用户上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并在商业化进程上做了多种成功的尝试。2013年国内更是出现了微信、易信和来往三大IM的激烈竞争。
日前,作为WhatsApp股东的知名风投机构红杉资本高管合伙人Aaref Hilaly表示,移动聊天正在重新定义社交网络,诸如Facebook等充斥陌生人关系的社交模式,已经显得没有价值。
在全球各国,用户习惯使用的移动IM都各不相同,让我们现在盘点下欧美和日韩的三款主流移动IM产品。
美国:上线较早,亿级用户仅50名员工——WhatsApp
月独立用户数量(非“用户数”):4亿 ,这一数字比4月翻了一倍。
处理信息数:每天处理320亿条信息。
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每周使用WhatsApp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达到44%,超过了Facebook信息服务的35%。
盈利模式:收取0.99美元的年费。按照4亿的月活跃用户计算,年费的整体收入约为3.96亿美元。但WhatsApp表示,该公司尚未考虑商业化问题。
成立时间:2009年由雅虎前员工创立
团队:WhatsApp公司位于加州山景城,目前仅有50名员工。
投资方:曾获红杉资本投资。
日本:商业化进程最快——Line
用户数:3亿,7个月以来翻了一倍。
截止2013年8月21日,Line全球用户突破2.3亿人,其中日本本土用户超过4700万,80%用户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盈利模式:
与WhatsApp相比,Line的商业化探寻之路走的非常积极,通过聊天表情贴图、社交游戏等获得的收入不菲。最近Line的商业化又有了两个新动作:一个是主打C2C的移动电商Line Mall,另一个则是以虚拟货币LineFreeCoin做奖励的视频广告。
2013年第二季度,Line业务收入达到97.7亿日元,同比增长66.9%。其中游戏收入占比53%。
上线时间:Line 2011年6月才正式推向市场
团队:由韩国互联网集团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
海外拓展:Line在亚洲和欧洲扎稳之后,于今年7月份采用名人战略开始进军美国市场。目前为止,Line在西班牙拥有1500万用户,6个月就增长了300倍。西班牙是欧洲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
韩国:移动IM“亚洲三雄”之一——Kakao Talk
用户数:截止今年7月,有1.9亿注册用户,其中80%为月活跃用户。而韩国人口仅有5000万。
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93%的韩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Kakao,在本土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KakaoTalk不得不出海寻找其他市场。
盈利模式:电子商务+付费表情+Plus Friend广告+游戏平台
KakaoTalk近日表示,2013年营收将达到2亿美元。而2012年,Kakao Talk营收为4200万美元,净利润为650万美元。
海外拓展:
KakaoTalk目前将海外拓展的重点放在了东南亚市场,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
上线时间: 2010年3月
团队:KaKao出自一个创业团队,创始人十多年前创立了韩国最大游戏平台——Hangame,后来担任韩国最大互联网集团NHN的 CEO,KaKao则是他离职后推出的产品。
投资方:腾讯在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腾讯2011年向“韩国微信”KaKaoTalk投资了4.03亿元,获得KaKaoTalk 13.84%股份。
FROM 网易科技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