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应用看上去风光无限 实则正在谋求转型
打车应用从2011年默默无闻,到2012年下半年迅猛崛起,再到2013年野蛮发展,而如今却到了迅速降温阶段,可以说,在线打车应用为打车市场带来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近日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却依然动作频频,而风光无限的背后,是否真的是态势良好的发展?
打车应用动作频频 风光无限
2013年11月,快的打车宣布收购大黄蜂,这预示着快的打车稳住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此外,快的打车这次收购大黄蜂后,市场份额也占到了45.7%,排在其后的先后是嘀嘀打车、摇摇招车与打车小秘,分别占市场份额39.1%、9.0%、3.9%。可见,并购让快的打车“国内打车应用一把手”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
市场份额占有率排名第二的嘀嘀打车也不甘落后,日前,嘀嘀打车宣布与携程达成合作,将在携程旅行手机客户端中加入出租车功能。今年早些时候,嘀嘀打车已经与去哪儿网、百度地图达成合作,在相关应用中加入打车应用服务。
打车难情况日趋严重 应用却未赢得发展契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13年联合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打车难情况日趋严重,打车等待时间越来越长。2013年,等待十分钟以上的情况高达68.6%,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仅为53.77%。
打车应用诞生的前提便是打车难,这些应用为司机提供接单补贴,从而调动其积极性,让用户能够更快、更方便的打车。尽管打车难情况日益加重,打车应用也一直加大力度宣传,但打车应用的实际发展却并不顺利,即使今年年初各打车应用巨头纷纷推出疯狂补贴政策,但的哥已经不再买账,部分出租车司机甚至对打车应用持“反感”态度,例如有些司机手机里装有三个打车应用,打开其中一款应用时,其他应用会出现变卡甚至无法使用的情况,这让不少司机放弃继续使用这些应用。
盈利路漫漫 多家打车应用准备转型
从打车应用诞生到现在,其盈利模式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有些打车应用尝试向乘客或出租车司机收取费用,但以失败告终,不得不恢复免费;另一些软件公司则表示,当客户达到一定量时,企业可以从电召服务上分一杯羹,但这仅仅是对未来盈利的畅想。在整个打车应用行业,还没有一家做到盈利,目前都处于烧钱状态。
尽管目前看来打车应用的盈利目标遥不可及,但各家依然动作频频,归结原因是背后有腾讯阿里等巨头的支持,BAT目前正在紧张布局本地生活服务,自然不会放过打车应用这一快捷路径。但对于打车应用来说,迟迟不见盈利难免心急,因此也有小料称,多家在线打车软件正在准备转型并开发各不相同的产品。
文章来源:品途网 文/记者、研究员:肖妍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