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俞永福:互联网应是国际化服务,中国市场畸形
在SYNC 2013北京峰会上,UC董事长俞永福回顾2013年UC在国际化的进程,并预测了2014年互联网可能的创业机会。
回顾互联网过去十年,俞永福认为疆土格局已定:美国为Amazon、Google、Facebook、苹果的四座大山,国内分别为阿里、腾讯、百度、360。
近年,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为创业者提供了新的机会,这块“太平洋”的市场体量比PC互联网市场更大,这里面必然会带来震动,俞永福称之为“板块运动”。传统的互联网巨头面对这块新的海洋,显得有些水土不服:除了腾讯出了一家微信以外,其他的公司都不大成功,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13年的战略投资潮、并购潮。
在巨头的冲突中,UC作为创业公司,俞永福提到了两种应对方式。第一类即是被收购,如最近百度收购91的案例,称为成功上岸。第二类则是继续“往大海深处游”。UC选择了第二条,俞永福认为当初创业的激情仍未消去,依然像当初创业早期那般,相信自己的产品能做得比别人更优秀。
会上俞永福提到了几个数据:现存UC已有4个亿的活跃用户,累计使用客户端的用户达10亿,这是对UC很大程度的支持。他认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道路及发展方向,作为创业者,最大的责任是为公司负责,面对巨头的阵营划分,依然要坚持应有的发展路线。
2013年UC做到了两个成绩:7月份,印度市场超30%,俄罗斯市场WP市场超30%,是越南本土最大的浏览器。
谈及企业全球化问题,俞永福认为,企业要先国际化,继而才能实现全球化,否则到哪都会受歧视,所以UC选择了进攻新兴市场,再转向成熟市场的路线。
最后,俞永福阐述互联网产业里一个被扭曲已久的概念——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是本地化服务,很难被国际化。他列举了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其中7家在北美,用户分布无一有超过25%的本土市场。相对国内的畸形市场,中国BAT有98%用户来自中国,这是很不健康的现象。
俞永福以浙江民营市场的勇气做比喻,鼓励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勇敢“走出去”。他认为,互联网是所有产业中最适合全球化的产业,因为用户并不关心服务商在哪,服务商可以灵活的服务用户。所谓一点介入,覆盖全球。
“企业发展从小到大需要8-9年,绝对不是过去十年的格局,中国企业的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靠长城的保护伞取得优势,终不是长久之计。”
俞永福透露,UC董事会决定13-15年,发展30亿的投资计划,帮助更多“变量”成长,让更多创业者使得市场更多活力。在2014年,俞认为就将会引来技术发展的爆发点,视频、语音都会达到新的高度,以技术见长的创业者将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
来源:PingWest 作者:Lawrencew
文章链接:http://www.pingwest.com/uc-s-browser-yu/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