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两下”:奇虎360蚕食搜索计划的小型试验
最近,奇虎360在大力推行自己的“双Ctrl搜索功能”——安装了360安全卫士的用户在双击两次Ctrl键后,便可开启一个搜索框,用户在框内输入关键字后,就能直接显示搜索结果。实际上,“Ctrl两下”今年8月中旬就推出的功能,那么为什么在时隔三个月后,我们才看到奇虎360对它铺天盖地的宣传呢?
要解释这一原因我们首先得弄清楚“Ctrl两下”对于360搜索而言意味着什么?
“Ctrl两下”搜索的鼻祖是Google Desktop Search——当用户下载安装Google Desktop软件后,它会在每次开机时自动启动,用户用快捷键便能实现Web搜索和本地资源搜索。但由于实际的用户情况并不理想,Google于2011年9月关闭了这项服务。
Google Desktop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在用一种高成本的方式去“改变用户的行为”。用户需要下载这样一个应用程序,它还会占用不少的本地资源,而最终,“Ctrl两下”并不必常规搜索方便到哪里去——因为浏览器几乎是一个用户永远会开着的电脑应用程序,只需鼠标点击一下,在地址栏内输入关键字,便可完成搜索。
不同于Google Desktop的是,奇虎360的“Ctrl两下”并非一个应用工具,而只是360安全卫士的一项功能。它意味着,使用了360安全卫士的用户无需通过重新下载任何程序,就能直接使用这一功能,降低了获取用户的成本。而延续了Google Desktop双击Ctrl的动作,很可能是在快捷键冲突和用户教育成本等方面做的考量。
但实际上,在功能推出之时,奇虎360对它也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毕竟在百度和“百度一下”的搜索行为都已在中国市场成为搜索代名词的情况下,要改变用户的行为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过,三个月后,数据给了奇虎360一些信心——超过1000万用户使用过这一功能,周留存率为16%。
这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但它的意义在于:“Ctrl两下”让奇虎360通过端产品能够侵蚀百度搜索的部分用户,虽然看上去并不多,但在桌面端上产品缺失的百度,很难通过产品竞争来留住他们。当然,想要仅依靠“Ctrl两下”去赢得和百度搜索的竞争无异于痴人说梦:
首先,“Ctrl两下”的目标被局限在了已经安装了360安全卫士的用户上,而这本身又是一个改变用户习惯的尝试,所以即使是奇虎360自己的最终目标,也只有区区2000万,对于搜索市场份额的影响并不大。
其次,“Ctrl两下”的使用场景很难取代用户的全部搜索行为。毕竟在用户浏览网页等场景下,通过百度去获取搜索结果是一件并不复杂且根深蒂固的操作。而“Ctrl两下”则最适合那些无需打开浏览器的搜索行为——例如当你在Word里撰写论文,需要确认一个专有名词时,或是当你制作演示文档,需要插入一张通过搜索获得的图片时,与在浏览器间切换相比,“Ctrl两下”能让用户更好的沉浸于某一场景。
最后,“端”的威力也没有那么大——无论是微软还是搜狗,都有尝试过依靠自己在端的优势去推动搜索,但最后的结果表明,固有行为的养成和品牌优势都很难被撼动。此外,如果一味的去依靠端来强行推动某一功能,往往会得不偿失。所以奇虎360必须学会克制。
所以,对于奇虎360而言,“Ctrl两下”更像是一场小型的实验——它有特定的使用场景、被限定范围的用户群体,难以对搜索份额的变化产生实质影响。但它验证了从360搜索客户端上蚕食百度搜索的可能性和行为尺度,也许不久之后我们会看到更多基于端的360搜索功能诞生。那么,百度会如何应战呢?
来源: PingWest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