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互联网公司大佬的硅谷路线图,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斯坦福演讲中说了什么
在硅谷开研究院、来斯坦福演讲,这几乎是国内互联网大佬们来硅谷的“标准行程”,美国西部时间11月20日,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活动中心里来了一个背景并不完全“互联网”的客人——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看得出他很重视此次行程,带来了苏宁的副总裁孙为民等人并为在场观众准备了同声传译。在张近东接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虽然主题是谈苏宁二十多年来的几次转型,但是从他此次硅谷之行来看,他在硅谷高调的亮相几乎复制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公司在硅谷都会做的事情,这些活动的公关寓意也很明显,苏宁是和这些互联网公司平起平坐的。
张近东先是从苏宁的起步——一家200平米的空调专营店开始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解释苏宁第一次转型发生在创业十年后,“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家电消费进入普及阶段,市场规模迅速放大,但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在苏宁的零售、工程和批发三类业务中,批发出现亏损。决定放弃批发转向零售。”张近东解释当时苏宁加速商业连锁扩张,“要在全国开出1500家门店”。
张近东把当时的连锁企业比作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并且调侃竞争对手“我们和另一家企业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他们通过大量并购快速放大规模,而苏宁坚持自主发展,同时把大量资金投入后台建设,物流基地等。”张近东称2005年苏宁与IBM、SAP合作,9个月内完成了SAP/ERP系统升级。
随后他把大量的篇幅放在解释苏宁“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即互联网零售会成为零售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重点是所谓O2O模式和开放平台,前者即线下体验和线上购物结合;后者则说“要打造苏宁云台,实现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除此之外,他还预言纯电商只是过度,“纯粹的网上平台,在市场透明和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是不能盈利的。电商如何发展,就是用手机、Pad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
面对硅谷,苏宁似乎首先想让自己和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公司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要知道此前来斯坦福演讲的互联网大佬是马云、李彦宏、雷军、周鸿祎等人。从品牌的角度来说,研究院落地、在演讲中张近东提到去Bill Gates家做客与巴菲特谈笑风生等都是在向外界传递苏宁已经是个不能忽视的“科技公司”了。张近东也刻意提到2012年的8.15电商大战和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强调苏宁易购在这两年的电商价格战中已经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他谈了不少时下流行的行业词汇。例如谈到刚刚成立的硅谷研究院具体业务时说该研究院会关注“大数据”、“智能设施”、“未来的消费金融课题研究”……更有趣的是,在他演讲中谈到要将硅谷研究院作为苏宁进入美国市场的基地,未来还会在美国的西雅图、纽约等地继续开设不同职能的研究院后,一个现场观众问他苏宁将如何与美国的零售商或电商竞争,张近东没有回答关于在美国战略发展的规划,而是说了一句“中国目前还是最大的零售市场,把中国做好,美国市场就水到渠成了。”
这场演讲的另一个目的是招聘。张近东在演讲的最后公开说道他欢迎在场的斯坦福学生加入苏宁硅谷研究院。
对苏宁来说,转型或许真的非常迫切,就像张近东自己在演讲中说的“互联网十年一变,所以我要赶快把O2O贴上苏宁的标签”,但更重要是应该是那些流行词汇背后的具体发展策略和落实,而不是一个高调的姿态。
来源:PingWest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