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数字精神分裂症
我们今天在开发产品时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在没有设备时拥有一个身份,而在于是否能在有设备时拥有身份。
我们的身份已经支离破碎,散落在一个个网站、移动应用及数据库当中。这些程序每天不时发出的推送通告、邮件更新,扰乱了我们的思绪,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这不仅仅是我们失去了对自己身份控制那么简单。而是我们会有多重身份,究竟自己用的是哪一个身份要取决于自己上的是哪一个平台。这妨碍了我们无障碍完成哪怕是最简单任务的能力。
数字精神分裂症伤害了那些用户,他们希望能拥有针对其工作模式设计,带来令人信服体验的产品。 所谓的精神分裂,指的是人格的瓦解,导致无法正确地进行思考。这正是为何创始人应该专注于开发让让我们的身份跨越应用结合起来的产品的原因。
建设以身份为核心的公司有 3 个指导原则:
1、 创建有合适的目标设备类型的产品
2、 公司应该让自己的平台民主化,因为数据共享时产品可相互受益
3、 应该围绕着让工作流顺畅的目标进行产品开发,这种流畅不仅是用户与设备之间的,也包括用户之间的。
合适类型的设备
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要比看上去更棘手一点。现在的用户交互的设备显然是前所未有的多。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流行是过去 5 年最令人兴奋的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应用都得是仅面向移动或移动优先的。相反,创始人应该专注于他们希望用户实现的东西,以及什么样的平台对那样的功能有意义。
就拿 Uber 来说。这家公司利用了智能手机的优势,通过用户的位置来帮助打的。作为工作流来说,它所带来的是市面上任何产品所能带来的最佳体验之一了,因为它专注于唯一一个与其目标相关的平台。只是一点优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而 Square 的产品则最适合在平板电脑上用,因为其形态因子最适合于销售点系统。而这些都跟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不一样,后者可能还是更适合在桌面上用,因为设计师需要精度。
平台民主化
为了确保很好的用户体验,公司还必须考虑平台的民主化。今天太多的公司为了建立自己的收入模式而非伟大产品而将自己的数据孤岛化了。从短期而言也许他们会受益于这种战略,但是这种烟囱化却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我们必须意识到每每给用户增加一个数据的存放地都会给用户带来损失。未来伟大的公司会利用非规模经济(unscale economies)的优势,允许工作流的分散化,实现跨应用流转。
工作流顺畅
随着更多我们的身份信息开放出去,创始人终于可以以无障碍的工作流来开发产品了。产品开发时应该能利用到用户所掌握的各个数据存储,包括像 Facebook 这类社交网络上的沟通信息,或者存在 CRM 里面的通信录。这些集成当然是困难的,但是产品之间相依而建会营造出用户所渴望的超级体验。此类未来最好的例子是 Google Now,后者会努力地将不同的数据来源整合进完整的体验当中。
这 3 个原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对于企业来说也有帮助。如果我们做对了这一点,那我们对身份的专注就能够为企业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建立第一个份评估生产力的量化视图。谁开会太多了?谁跟客户的互动充分了?通过提供企业的人类视图,我们能够打造一支运营更好的劳动力队伍并最终提高我们的生产力。
项目也好,公司也罢,只要专注于身份,努力克服数字精神分裂症,都会引起我的强烈兴趣。最终,这些基于我们身份建立的聪明系统,不仅会消除消费者或企业的概念,而且还能实现高得多的价值:让我们控制自己的身份。
来源:36kr。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