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敏捷开发
几天前,就网站的开发流程做了一个总结,观点比较片面、极端,仅供参考:
保证界面及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写代码的速度是第一要务
不要拘泥于什么技术可用,什么技术不可用。让它在最短的时间内跑起来,在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完成迭代升级。利用高速的开发流程,为项目创造竞争优势。有些可以用CSS实现的东西,没必要挂JS。然后还跑过来问“我不想用CSS,这段JS为啥不能隐藏滚动条?”这种开发者,不仅是自虐,还是在虐待访客的电脑。
针对某些要求1小时上线的变态项目,大可以用PS直接生成html,什么是标准?什么是规则?这些都是辅助我们制作网站的建议,当我们有实际需求的时候,大可以打破这种标准。标准是人制定的,前端开发者的追求目标,应该是去做制定标准的人,而不要被标准所束缚。当我们有实际需求的时候,当服务器被拖慢速度的时候,不用谁来指挥,自然会去想如何降低带宽压力。让你的团队自发思考,胜过于你拿各种标准来压迫执行。
负面影响:招聘的难度会大大增加,除非每个员工都有股份、或者是你亲自教出来的。不然,拿同样多的薪水,很少有人会自发思考公司的业务。另外,迭代的开发成本也会很高,纯静态展示页还好,加载程序的页面进行结构调整,会增大员工的工作压力。注意仅在合适的项目上玩速度。
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尽可能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富有效率的沟通方式,就是面对面交谈。
QQ或者MSN,没有任何的语气语调,无法更直接的表述业务的着重点在哪里。容易产生误会。
开发过程中,要避免晦涩的文档及专业术语。每次沟通带上纸笔,说不明白就画,画不明白就抓一个业务坐你身边,让他看着做。领导层要给他们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持,有可能的话,抓一个领导坐在身边。减少交接的流程,简化开发文档。一个好的文档,是让开发人员明白每一步的要求是什么。而不在于文档字数的多少。没有文档更好,只要你能给团队讲清楚。
即时响应,高效开发
在某些领域,为什么一些很小的网站可以战胜大的公司?
他们不遵循守则,他们无需层层审批,他们发现什么好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到自己的网站上。说服经理,即使很顺利,也需要一个说服的过程。况且有很多计划会夭折在领导层的审批上。用人不疑,如果你有一个不大的项目,如果你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放手让他去做。
这个有执行力的人,一定要选好。做正确的事情比做错误的事情要困难很多。
客户胜于一切
之前有拿“海底捞”举过例子,这里再谈一下他们的服务理念。
当客户提出某个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们的员工通常都不会询问经理,而是直接帮你把事情办好。
我个人最讨厌听到的答复是,“我们经理不在,对不起,我无权XXX”
你连这么点权利都没有,你连一个客人都服务不好,还做什么服务员?
一样的,一个小型的项目,当客户电话打过来抱怨,你又很清楚怎么做可以维护好公司的形象,直接去做就是了。
客户胜于一切,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他们的需求。当然,仅限于合理需求。
总之,还是要培养员工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他们去想了、去做了,才能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
花时间,去锻炼,去雇佣他们的大脑,而不是双手。
来源:uicss.cn/agile-development-of-front-end/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