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故事之iPhone短信铃音
“三全音”(Tri-Tone)是iPhone的默认短信铃声,但一开始它可不属于iPhone。它的身世如何?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跟优秀的视觉设计不一样,我们不常把注意力放到声音之上。但是,声音会陪伴我们左右,在必要时向我们提个醒。要举例的话,恐怕没有什么能比iPhone的默认短信铃声“158-马林巴琴”(又称“三全音”)更合适。无论你身处何方,电影院、足球赛还是聚众狂欢,只要突然播放这段“三全音”,周围的人就会停下来,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iPhone。
在全球范围内,这三个音符已经跟“短信”这一概念划上了等号。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三全音”当初跟短信真的是八杠子打不到一起去。声音设计师凯利·杰克林(Kelly Jacklin)是“三全音”的发明人,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谈到了最初的设计过程。有机会对这“响”誉全球的声音一探究竟,这着实让人兴奋。
“三全音”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999年。
“三全音”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999年。当时,杰夫·罗宾(Jeff Robbin,后来的苹果消费应用副总裁)找上了杰克林,希望他能为Mac的一个新应用SoundJam MP设计声效。SoundJam MP是Mac最初几款MP3播放器之一,也是最初几款能让媒体库和数字媒体播放器进行同步的应用之一。但不幸的是,MP3播放器在当时还没广泛普及起来,大部分MP3文件还是要通过烧录光碟的形式来分享。罗宾希望杰克林能为SoundJam MP设计一个提示音,在烧录光碟完成时做出提醒。
杰克林对SoundJam MP的实用性有所怀疑,他心想:谁会去用Mac版本的WinAmp呀?不过,他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杰克林写道:“我希望找到一些简单的东西,能一下子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我认为,要想突破家庭或办公司的嘈杂环境,我们需要一段由若干音符构成的简单旋律,并由音色清脆的乐器所演奏。”但问题是,哪款乐器的音色才够清脆呢?杰克林比较心仪马林巴琴和克林巴琴的声音。另外,他也考虑过竖琴、十三弦古筝和小提琴的拨奏声。
杰克林说道:“我没有过多时间去考虑创意,所以也没搞什么花样,只是把音符串联起来而已。”对于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而言,为它写一首哀伤的挽歌也无伤大雅。但为了让旋律变得欢快,杰克林决定把音符集中在大音阶上。杰克林编写了一个脚本,能自动生成一系列半随机的旋律。这些旋律由他所挑选的乐器演奏,收录在其自创的aiff格式文档中。杰克林会坐下来聆听这些旋律。
杰克林写道:“我认为马林巴琴的声音最好听,我也更喜欢升调。我最终敲定‘158-马林巴琴.aiff’是我的最爱。”及此,每当光碟MP3完全烧录完毕,SoundJam MP就会播放一段“158-马林巴琴”。2001年,苹果收购了SoundJam MP,并把它改造成iTunes 1.0,罗宾也成了iTunes的软件开发主管。自此,“158-马林巴琴”成了数以百万计Mac产品的默认声音。
但这段音频又是怎样走进iPhone的呢?杰克林表示,iPod之父和Nest创始人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当时曾向他抛橄榄枝,无奈他对此不感兴趣,最终没有参与iPhone操作系统的制作,反而加入了苹果的Pro Apps团队。他写道:“后来iPhone面市,我惊奇地发现,苹果居然把‘158-马林巴琴’设为了默认短信铃声,并改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三全音’,尽管从音乐理论角度来看,这个叫法并不准确。”
“三全音”确实给了人不少惊喜,它的三音符旋律是如此的简单,但身世又是如此的复杂。最初,它只会提醒你歌曲烧录完毕。然而,光碟烧录时代过去了,它却没有被历史所湮没。如今,它成了iPhone最具标志性的声音。iPhone的出现为光碟时代画上句号,自此,光碟分享作为收听音乐的载体作用已成为历史。
小小的“三全音”背后有着一个生动离奇的故事,它充分证明了:一个好设计,无论走到哪个媒介,都会有其立足之地。
via:fast company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