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用户发布高品质图片
公司目前在做一个基于拍照的社交APP,但一段时间的运营结果发现,平常用户的拍的照片的视觉感并不好,构图凌乱,颜色灰暗(可能是光线不太好),导致整个客户端的大厅版面上照片看起来暗暗的一片,让人看了没有拍照的欲望,我想问有什么办法从功能或策略上可以提高用户上传照片的质量,或者说如何引导用户发送高品质的图片,让大多数的照片看赏心悦目些?
这问题要分两方面来回答。
首先,你很难有方法提升用户UGC的质量,正确的思路是,提升产出UGC的用户的质量。优质用户很容易产出优质的内容,而普通用户的水准有限,审美有限,因为并不擅长这个,投入度也比不上优质用户,怎么刺激他的效果都很有限,所以要从源头入手,改善用户群的构成。
以拍照为例子,绝大多数人,可能是95%的用户,水平就那个样子。既没有拍出好相片的能力,更没有这个习惯。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可能占一半的人,就连审美都不行,拍出渣片还洋洋自得——我觉得很美啊。
但是你这款应用的卖点是什么?
很少有应用把“摄影级的相片”作为黏性所在。微信朋友圈用相片记录生活,制造社交话题;陌陌用相片勾搭异性,展示个人魅力;昙花一现的Piictu用相片聚合个性化的视觉主题。相片是服务于产品核心价值的工具,美并不是它的唯一指标,否则大多数人都拍不出好相片,拍照类应用岂不全都死翘翘。
在不了解你们的核心价值之前,我只能回答到这里了。
其次,假定你们的用户群中有一部分还算优质,可以引导产生更佳的内容,那么问题就出在这句话上:“整个客户端的大厅让人看了没有拍照的欲望”。显性内容会建立产品的形象气质,进而影响用户的创作与互动行为,直白点讲,这叫“从众”。
所以常规做法是,在用户容易接触到的区域,刻意地筛选发布符合产品形象的内容,同时将渣内容隐藏起来,不容易被看到。
有些产品会设置“最新发布”这个维度,可能接近你提到的“大厅”概念。这里需要留意的是,露出最新内容,并非为了给作者提供曝光机会,渣作者死不足惜……但浏览需求是多元化的。有时候想看到附近的用户,制造社交机遇;有时候想看到刚刚发生的内容,注重时效性;于是信息的供给也可以是多维度的,不以品质作为唯一标准。
即便如此,如果对品质感特别缺乏信心,这部分内容还是应该折叠得更深一些,不放置在主要路径上。
我曾经在蝉游记里放了“附近游记”的tab,很快受不鸟了,内容实在渣——大城市附近能写什么好游记嘛。而且他们千篇一律就去那几个热门旅行地,原先预想的“发现未知之地”压根不成立,我一看形势不对,虎躯一震,两个版本后就撤了入口,留着只是自曝其短。又过了两个版本,改成“附近旅行地”再试试。
#专栏作家#
纯银V,蝉游记创始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网易网站产品部总监。一个文艺加文笔好的产品经理。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