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需求和弱需求
在上一讲里,我讲了所谓“周鸿祎的搜索情结”这个话题是不靠谱的。媒体朋友们喜欢故事,感觉这个世界都是像《基督山伯爵》一样,到处都是阴谋论、复仇者,到处都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还是有人说:360搜索(so.com)去年8月份推出,一年之间获得了18%的市场份额,难道不是搜索情结?难道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错。上一讲,这一讲,以及下一讲,都是要说这个事实:360搜索,确实是被逼出来的。
上一讲讲到,奇虎的聚合门户把社区里很多好玩好看的东西搜出来整合在一起,以为是一个新的突破方向,但做失败了。后来我们反省,发现这种社区类的内容,从用户需求来说,并不是一个强需求。换句话说,你来了可能在上面浏览了三个小时,但是你一连三周都不来看,也不觉得丢失了什么。这种产品跟中国移动的手机报一样,移动发到我手机里,所以我才看。如果它不发给我,而是变成了一个网站,那我不会主动到它网站上去看。所以,这就是弱需求,是锦上添花,没有它也无所谓,有它我也愿意用。
有几种产品的吸引力很大,可以说是强需求。一种是看片,特别是爱情动作片,对男性青年来说绝对是强需求。这个需求怎么强法?网上有很多不法分子把木马伪装成爱情动作片,强需求的同学们就忍不住点击下载。360会立即警告你:有病毒!不能下!但同学们会听360的吗?不听,直接把360给关掉。同学们为了看片,脑子一热,别说卸360,卸系统都干。所以,这就是典型的强需求。后来,我们开发了“看片保护”模式,保证同学们既可以看片又可以不中毒。
像QQ,是即时通讯工具,没有了QQ就没法聊天,跟朋友们失去了联系。像搜索,没有了搜索,什么都找不到,世界一片空白。这都是强需求。安全也是一种强需求,但我们也是做社区搜索失败后才偶然发现它的。强需求产品可以自我发展成强大的渠道,而弱需求产品独立做很难,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渠道。比如,前面讲到的中国移动手机报,如果当年没有上亿的移动手机用户,很难做成一个上亿的产品。再比如腾讯的新闻门户,如果没有强大的客户端把它拉起来,如果不弹新闻窗,流量上不一定能超过新浪。这就是说,有时候弱需求的产品,并不是说不是好产品,但是对渠道的依赖比较大。
我们试图从社区搜索的方向上寻求突破,一直在搜索技术进行锤炼和改进。然而,如果从用户需求这个角度来看,在2006年到2009年,Google还在中国市场竞争的时候,PC互联网的搜索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了。换句话说,两大搜索品牌已经建立起来,任何第三方力量想再起来加入到搜索之战,其结果就像当年雅虎做搜索一样。即使做得再好,用户不认可你的品牌,所以这不是技术之争。包括腾讯,拥有这么强大的用户群,经过很多年努力,也仅仅是获得了一个不大的市场份额,这并不能真正地超越竞争对手。要想超越,只能在新的领域,比如在手机领域或者跟360一些新的业务相结合。
我们在社区搜索上做失败了,在搜索市场格局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向安全领域转型。于是,我们重新进行自我定义,像上一讲里的说的,我们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拥有强大搜索引擎技术的公司,而不是一个做搜索引擎的公司。
2010年春天,大概是4、5月份,腾讯的一个高管代表腾讯到北京来和我们谈了一次,因为腾讯还是有搜搜这样一支搜索的队伍,当时就想探讨一下在搜索上能有什么合作。我们也去过一次深圳,与腾讯聊过搜索。我认为搜索的市场格局基本已定,我也不想做搜索,但如果腾讯愿意干,我们也愿意提供帮助。那时候,我们的360浏览器已经有一定的起色,我们当时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已经有些雏形了,那就是:必须要借助渠道的力量和差异化。
作者:周鸿祎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