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个性化阅读的另一维度
“个性化阅读”已经有许多种方案,比如说让我们选择话题,选择文章来源,以及根据我们和朋友分享文章的类型、次数,然后通过关键字的分析,找到我们的阅读口味,再提供相关的内容。
以上的“个性化阅读”方案,是从内容角度出发看问题所得到的;有没有从其它角度出发而得出的不同解决方案呢?比如说,会不会有应用根据我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之下,提供不同的内容呢?又或者,根据我的需要,提供不同长度的文章呢?
虽然因为微博这种短消息的机制存在,网络上的文字越来越短,人们也越来越没耐心阅读长篇大论。不过,微博上 #长文分享#、#长微博# 等标签的存在, 以及网络上专门分享长文阅读的网站,都表明也不是所有人都无时不刻都喜欢“短、平、快”的信息分发方式。
其实,我们的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时候觉得累了就看短消息,快速过一遍;有时候觉得需要充电,所以想看深度的文章,了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这要求阅读产品拥有足够的弹性。
我最近在寻找这样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发现其实阅读场景的问题,可以转换为阅读时间的问题。比如说,早上起来,一般看新闻居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会扫短消息;而到了晚上,时间比较充裕,则可能会看一两篇比较长的报道,沉淀一下。
所以,根据我们的需求,我们可能需要 5 分钟、20 分钟或 60 分钟的不同阅读时间,而阅读应用所要做的,就是根据文章字数来判定它所需要的阅读时间,然后进行分类。woshipm网站的早,中,晚报也可以根据阅读时间来进行内容推荐调整。
而在阅读应用中,我发现 iPad 阅读应用 Byliners 也采用了这种方式为内容分类,在应用的主界面上方,有一个确定“阅读时间”的滑条,分为三种档次:5 到 10 分钟、11 到 20 分钟、20 分钟以上。应用采用了卡片式布局,不同的卡片上还分别标出阅读所需的时间。
根据阅读时间的长短来挑选阅读的内容,以前似乎没有这样的模式——不过当我们在选书的时候,书的厚薄其实也是我们评价的标准之一。一般总得问几个问 题:“这本书看完要花多长的时间?要花太长时间的,我是否以后的都看不完?”因此,“阅读时间”作为一种分类标准,并非不存在,只不过以前并没有显性化而 已。
随着“个性化阅读”越来越提倡,阅读应用也变得“十项全能”,到时候,人们会不会讨厌太多可选项的产品呢?这时候,应该如何把握产品的“简洁”与“强大”之间的平衡呢?
题图来自 businessinsider
转自: http://www.ifanr.com/318604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