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盗版之殇
今年年初,我跟一个朋友聊电影,他说了一句让我大吃一惊的评论,他说:“我觉得《十二生肖》比《一代宗师》好看太多了,《一代宗师》就是个垃圾电影!”
《十二生肖》我没有看过,因为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基于成龙之前影片的水准和影评,我还是大概能猜出电影是哪个档次。《一代宗师》虽然听说是没剪辑好的版本,可是看后觉得还是不错的,画面尤为精美,台词也很传神。
忘了说一句,在此之前,我这个朋友从来不去电影院,一般都是等不及了在网上下枪版看。所以后来就能理解他在低劣画质下看节奏不快的《一代宗师》的感受了。
来看来自挪威的一个数据,2008 年,挪威盗版音乐量为 12 亿首,而到去年则下降到了 2.1 亿首。而五年前的挪威盗版电影和电视节目数量约在 1.25 亿到 1.35 亿之间,现在下降到了 6000 万。是什么让挪威人民由维京海盗变成了守法公民了呢?
如果说是法律约束和宣传效果的话,那么禁止盗版的法律和宣传由来已久了。Torrentfreak 网站写道:
“谁是盗版锐减的主要功臣呢?首先肯定不是那些反盗版法律和行动,在过去五年里,只有很小一部分分享盗版文件的人受到起诉。”
答案是 Spotify、Rdio 和 Netflix 这样的流媒体网站(服务)做到了好莱坞和政府一直想做在做但没做好的事情。虽然上面的数据是来自法治国家挪威,不能代表这个广袤而多样的地球。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自从流媒体平台和其他正版发布平台壮大以来,盗版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挪威最近还出台法律,规定了在版权持有者控告侵犯版权的网站后,该网站可被关闭。这些法律和美国电影协会的逻辑一样,认为“乱世当用重典”,但是就猖獗的盗版情况来看,这些法律已经太迟了。
Valve 创始人 Gabe Newell 说:
“我们对于盗版问题有一个根本误解,其实盗版本质上是一个服务问题,而不是一个价格问题。”
如果真是因为价格问题的话,那么盗版只会越来越猖獗。事实却是,在现在流媒体发展迅速,购买或观看正版产品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盗版确实少了很多,这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都是积极的。
扯回前面我那个朋友,前不久他需要约姑娘看电影,人生第一次走进了电影院,表示观感确实不一样,以后遇到好片子会继续去电影院看。
但是在中国,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我经常在某些评论区看见“我 X,那谁在优酷上花 5 块钱看了个电影,真是傻 X”之类的评论,而且平心而论,优酷等网络正版渠道的观影体验确实一般,高清内容还是太依靠网速,而且始终比不上大荧幕的观感。
中国盗版乱象除了付费观念习惯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正版内容的匮乏,比如说《新闻编辑室》第二季出来了,我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去观看正版电视,只能通过字幕组去下载。而且目前大众对于字幕组的态度已经分化了,一则认为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二则认为他们也是盗版的引进者。孰是孰非,就跟盗版的乱象一样,一言难以蔽之。
好在我看到在近几年在整治网络盗版方面,我们国家确实有进步,比如优酷土豆等网站对盗版内容的屏蔽和引进正版内容的工作就做得不错。
题图系《新闻编辑室》第二季海报。
文章来源:爱范儿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