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说:给家政O2O泼点冷水
打车应用从热火朝天到迅速冷却,只用了几个月。相较于“千团大战”、“疯狂的 Pinterest”,打车应用似乎激情褪去的快了一些。现在还比较有存在感的打车应用差不多只剩下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和摇摇招车。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政策风险高的领域,只是少数人的机会”。
有几家打车应用项目转型家政 O2O,也有新的团队切入这一领域。但是,同样作为走在路上的我,想给兄弟们提个醒:家政领域不适合做 O2O。
原因如下:
一. 政策风险
打车应用有风险,家政同样有风险。家政服务业既有人社部、又民政部下属家庭服务业协会监管。虽然目前的现状是监管力度不高,但是难免不“枪打出头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成身退之后可以考虑,创业的时候还是算了吧。
二. 服务有风险,个性化要求高
家政服务是入户服务,服务风险高。消费者和家政服务员相互埋怨多、彼此信任少。丢东西的、干活受伤了的等等等等,纠纷不会断。
家政服务员包括保姆、月嫂、清洁、养老护理等等,用户的要求千奇百怪。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消费者不会责怪家政服务员,只会拿公司出气。
创业公司很容易惹一身骚。值得么?
三. 用户忠诚度低,都是一锤子买卖
对于消费者满意的家政服务员,消费者忠诚的是服务员,而不是公司;
消费者更倾向于对于满意的家政服务员一直用下去,直接打电话给服务员就可以了,没必要再通过公司。
家政 O2O,一旦达成一次满意服务,公司不是收获了一个“回头客”,而是直接失去了这个用户。
四. 服务频次有限
家政服务员通常情况下一天最多也就能服务 3、4 个家庭,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交通时间成本。当家政服务员“满载”,就无法再接待新消费者。
家政 O2O,一旦家政服务员“满载“,公司不是拥有了一个”金牌服务员“,而是失去了这个服务员。
五. 培训模式行不通
家政服务员的上岗证书是《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个证书是人社部或者有鉴定资质的培训学校发的,而进行培训的机构必须是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批通过了的。
这个审批是有地域划分的,就是说你要进入北京市场做培训,需要批;你下一步要进入天津市场,你还得批。与英语或者热门职考培训不同,家政服务员不会跨地区去接受你的培训,基本都是在本地。那么,培训资质的审批就是绕不过去的。
地方区域利益纠葛,哪有那么好批。
消费频次啊,客单价啊、消费习惯啊什么的说起来都没什么意义。
创业的好方向很多,互联网人想进入线下领域是很难的。不了解行业是很重要的原因。
走在路上的兄弟们,真的非 O2O 不可吗?!
来源:36Kr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