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默重组微软:整合部门 清洗元老
[导读]鲍尔默从去年开始就多次谈到微软公司打算转型为一家“设备与服务”提供商,这表明微软需要改变其“纯软件公司”的定位,这次重组正是贯彻了此前这一策略。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和他的用户一样,在无法忍受一个系统不断出错之后,总是会选择“重装系统”的方式来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本周四,他和八年前一样,再一次按下了微软公司的重启按钮。
根据微软官方声明,微软采取的重组措施会将当前的八个产品部门重组为四个新部门。在鲍尔默群发给员工的一封名为“一个微软”的邮件中,他表示,这项计划将允许微软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能力进行创新。
这并不是鲍尔默第一次重新为微软“重装系统”,早在2005年,鲍尔默就曾将微软原有的七个部门合并为三大部门,鲍尔默在当时一份声明曾表示,该次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微软的决断能力、加快执行速度,支持微软继续推出用户最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显然,昨夜的架构改革看上去更像是一次“往日重现”,用削藩的方式来解决微软这样庞大的公司的反应迟缓与内耗,用一个统一的目标来协调整个公司的方向和资源。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在2005年曾迅速帮助微软度过了Vista时代的危机局面,但在危机过后,微软又慢慢回复成以往缓慢、笨重复杂的模样。那么这次“重装”又能撑多久呢?
大刀削藩 整合部门清洗元老
鲍尔默从去年开始就多次谈到微软公司打算转型为一家“设备与服务”提供商,这表明微软需要改变其“纯软件公司”的定位,这次重组正是贯彻了此前这一策略。根据在鲍尔默群发给员工的一封名为“一个微软”的邮件显示,微软采取的重组措施会将当前的八个产品部门重组为四个新部门:
操作系统工程集团:重点关注PC、移动设备、游戏主机和后台系统等所有操作系统的开发,同时加强操作系统的核心云服务。包括Windows、Windows Phone和Xbox操作系统的开发,已经任何与这些操作系统相关的业务,例如Xbox Live,也都划归于这个部门。该部门负责人是现任Windows Phone工程主管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on)。
设备与工作室工程集团:该部件将负责所有硬件开发及微软各种设备的供应链管理,包括Surface、Xbox、鼠标、键盘、游戏和娱乐业务。该部门负责人为现任微软Windows与Surface主管朱莉•拉尔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朱莉还需要负责工作室体验,比如游戏开发、音乐、视频及其他娱乐方式等。
应用程序与服务工程集团:该部门重点关注领导生产品、通信、搜索及其他信息类别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包括陆奇必应、MSN、Office 365、Office服务器和客户端、Dynamics CRM和ERP、Skype、Yammer和Lync的工程技术业务均由这一集团负责,主要负责人为现任微软在线服务部门主管陆奇。
云与企业工程集团:数据中心、数据库以及面向企业IT和开发工具的特定技术等各种后端技术的开发工作,并将负责数据中心开发、建设和运营相关工作,负责Windows服务器、System Center、SQL服务器、Visual Studio和其他服务器与工具部门产品的运营。该部门由现任微软服务器与工具部门主管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领导。
在以上四大集团负责人高升的同时,一批过去的“藩王”被迫离开微软的舞台:担任微软商业部门总裁的库尔德•德尔贝尼(Kurt Delbene)将从公司退休。微软互动娱乐业务总裁唐•马特里克(Don Mattrick)则在最近加盟社交游戏公司Zynga并担任CEO。克莱克•穆迪(Craig Mundie)将退出高级领导团队,在2013年年底之前从事于一个没有明确指出的“特别项目”。在2014年年底之前,穆迪还将担任微软的顾问。
统一策略 重装效果仍待观察
微软确实是原地踏步最久的科技公司之一,在过去的数年中,微软错失了移动带来的机遇,在移动终端市场上大败于苹果与谷歌(微博),新推出的Windows 8系统也并未收到Win7那样的广泛欢迎。关于微软近年来的表现,几乎所有媒体都给出了一边倒的评价:动作太慢。
可以说,除了PC市场之外,微软并无太大生存空间,更遗憾的是,PC市场本身也正面临着下滑的情况。根据Gartner最新公布的数据,全球PC出货量第二季度同比下降约11%,已是PC市场连续第五个季度滑坡,创下了PC行业历史上最严重的滑坡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鲍尔默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鲍尔默在向员工的群发邮件中写道:
“我们正围绕着一个公司、一个战略的核心团结在一起,而不是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战略。虽然我们将会交付多种设备和服务来执行和商业化这种战略,但单一的核心战略将推动我们为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设定共同的目标。我们将把所有产品都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成一组“岛屿””。
这是鲍尔默近年来最大刀阔斧的一次改革,但这一策略能够带来多大的效果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微软历史上曾经无数次的在机构庞杂,反映迟钝的情况下展开类似的行动。即便是鲍尔默本人,也曾在2005年微软陷入Vista危机时,将微软原有的七个部门合并为三大部门。
鲍尔默在当时一份声明曾表示,该次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微软的决断能力、加快执行速度,支持微软继续推出用户最想要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在2005年曾迅速帮助微软度过了Vista时代的危机局面,但在危机过后,微软又慢慢回复成以往缓慢、笨重复杂的模样。
从2005年的3个部门到2013年的8个部门,鲍尔默为何没有注意到这8年时间微软的变化呢?即便微软能够通过这次改革解决眼前的危机,也不代表微软能够在更长远的竞争中与苹果、谷歌这样的企业一样充满竞争力,反而更大的几率是和过去一样,慢慢恢复成曾经的迟缓巨无霸形象。
鲍尔默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旧复杂,“重装系统”毕竟从来都不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via:腾讯科技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