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ake me think—多按钮共存设计
之前在一个web系统的设计中,和另一个设计师讨论,“保存”和“取消”按钮该怎么设计。我的观点是,保存是比取消更常用的按钮,也是用户的主要目的(用户不会为了取消来使用表单),所以在视觉上,保存按钮应该比取消按钮更醒目,这样更容易被用户先看到,从而提高用户的效率。
下图:Google-analytics系统中,Apply以按钮的形式表现,cancel以链接形式表现
后来碰巧看到Luke Wroblewski写的“Primary & Secondary Actions in Web Forms”这篇文章。作者把“提交”、“保存”,“继续”这样的按钮定义为主要动作。因为它们是用户操作表单的主要目的,而“取消”、“重置”、“撤销”这样的按钮定义为次要动作,因为这些动作不是操作表单的主要目的,并且它们的点击效果是负面的。
作者一共设计了6种视觉形式,并通过眼动仪来测试哪种表现最好。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视觉上不区分主要动作和次要动作的设计方案,用户完成表单的速度最快。但即便如此,作者仍然建议采用视觉提示更明显的方案:“按钮+链接”。
想更进一步讨论下,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按照don’t make me think的说法,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用户更容易快速地做出决定。或者不应该说是决定,因为本来就不需要用户去判断。没有多余的按钮吸引注意力,也没有多余的按钮可以点,用户不假思索地就完成了操作。比如当“下一步”按钮独立出现时,用户往往点得很愉悦。
下图:独立出现的“下一步”
但是当按钮成对或者多个出现时,问题就来了,用户必须看完所有的按钮文字,才能做出判断,这无疑是设计师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会在按钮上做一些引导,客户端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把最常用的按钮或者主要操作的按钮设为焦点状态。
下图:opera浏览器退出时的弹出对话框,Exit被设为焦点按钮
而网页端因为不存在按钮焦点状态,所以需要通过别的方法来实现同样的效果。常见的拉开视觉层次的几个手段有:
1.按钮的排序
Windows系统上主要操作都是放在左侧,用户的浏览顺序也是从左侧开始,所以左侧的按钮最容易先被用户看到。
2.按钮的大小
一般是指按钮的长短。可以通过加长文字,或者直接加长按钮的手段来拉开视觉层次。这样的按钮更容易先被用户的视线捕捉到。
下图:“上一页”按钮只有一个箭头,而“下一页”按钮为文字加箭头
下图:“确定”按钮比“取消”按钮更长
3.按钮的颜色质感
通过给按钮添加颜色或质感,以模仿客户端焦点按钮的表现。
下图:wordpress将“publish”按钮人为地设为高亮
在Google analytics这样的web系统中,由于采用的是系统默认样式的按钮,所以它选择把次要操作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从而拉开视觉层次。这样的设计在“登录”,“注册”中也很常见。
下图:google帐号的登录
最后再多说一句,表扬下opera的设计。Opera的弹出框,让像我这样的用户,只看按钮就能快速做出判断,而不用浏览对话框主体文字。如果我需要更快做出判断,只看焦点按钮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大多数软件的按钮上仅仅写着“确定”,“取消”;我必须阅读按钮之上的大段文字,才敢按下其中一个。不仅强迫我选择,还强迫我阅读…
下图:三个按钮上很清楚的写明了动作
总结一下刚才所说:
1.如果可能,尽量只给用户一个按钮。
2.当需要呈现多个按钮,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主要动作和次要动作的关系时,通过拉开视觉层次的方法给用户更好的引导。
3.按钮的文字应该引起设计师足够的重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帮助用户快速做出判断。
来源:http://cdc.tencent.com/?p=2122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