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手机QQ山寨微信 谁之过错?
消息公开了,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总裁、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EVP)刘成敏确认离职,据说是要到NaPa开酒庄卖茶叶去。去年5月份分拆后归属刘成敏的MIG业务改由COO任宇昕接管。
这事好生让人唏嘘。刘成敏的MIG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手机QQ。而在刘成敏离职消息传出的第二天,手机QQ发布了V4.0 Build 1540版本。嗅哥装上更新包,一看产品细节,呃呃呃呃。
新版俨然是个小微信!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神战术,腾讯终于用到了自己身上。是,微信团队在腾讯内部认同度高,但是高到了“腾讯山寨腾讯”的份上,还是令人吃惊。
新版的手机QQ相比旧版进行了大改版,相比旧版蓝色调的界面,新版改成了十分有质感的黑色调,此外,主界面上按钮原本放置在上方,新版已调整为放置在下方。新版把好友、群组和讨论组合并放置到联系人一栏中,除了原本就有的动态,还把设置放出主界面上。
此时,手机QQ与微信几乎一模一样。
伴随这个版本的发布,昨天腾讯在公司内网推荐了一篇生活电商团队成员写的文章,盛赞新版手机QQ,台词微妙无误:
微信会取代手机QQ吗?
不会,我觉得手机QQ只是打了一下盹, 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有一些本来应该快速转身自我变革的事情,因为各种原因没及时做到位,而微信替它做了,并做的很出色;
在手机QQ快速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之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与微信并驾齐驱;而且非常高兴的看到,新版本的手机QQ已经走在正确和光明的路上了。
来,虎嗅解构一下这段话:
A, “微信之父”张小龙声称只负责微信平台,不碰营收;但要拿微信来做营收的生活电商等部门,想要改动微信的任何产品功能,都还是要经过张小龙。这意味着,张小龙不积极,负责微信商业化的其它部门的KPI也没法积极。而从去年11月底以来,微信公众平台暂停了电商尝试,你懂的。
B, 腾讯的各土著团队在根基产品QQ上的磨合,肯定要比跟外来的广研团队要默契得多。你微信团队不是不好合作吗,我们重扶QQ。你微信不是赢在移动端吗,我们重扶手机QQ。于是看看上面这段文字透露的信号:在历史节点上,微信“替”QQ做了些出色的自我变革,但只是“替”。眼下,咳,正主回宫。
C, 既然微信在腾讯移动战略里的地位是No.1,那对手机QQ来说怎么做就简单了:跟随。于是,最新版本的手机QQ产品细节全力向微信靠拢:
1) 会话视图优先级高于联系人视图;
2) 减少按钮,交互风格简洁化;
3) 旧版本的手机QQ延续的是PC端那种强调在线状态的做法,但新版则意识到了随身设备的“随时随地”的特征,开始弱化在线的概念:在登录时只有在线和隐身两种选择;主界面上,也隐藏了退出和注销;
……
D,小龙哥排斥电商,却不反感手机游戏。这也是腾讯上下看好的未来赢利点。而手游,微信还没开始。QQ跟微信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于是, 2013年,腾讯最值得看的大戏是什么?必须是手机QQ PK微信,腾讯用绳命山寨腾讯。比拼科目至少包括用户规模、商业化、内部协同。刘成敏走了,但江湖还是乱的。如果真如传言所说,手机QQ划归原PC部门来做,啧啧,这是一支强烈想要复辟的军队。而且,它跟腾讯内的其他部门的合作更长久、更默契。
在战场之外,另一个入口级的应用手机管家正在默默储备势力,不容小觑。这个跟QQ和微信有明显差异化的产品,会跟谁更亲密?历史上,每个四阿哥的生命里,都有一个亲密而又忌惮的老十四。
这场内战,对腾讯却并非坏事。最直接的一个论据是,你能从中看到腾讯跟温吞型的百度、教主驱动型的阿里之间的明显不同:中层部门就有勃勃野心。无需马化腾的鞭策,腾讯团队危机感、自驱力、快速反应力和执行力展露无余,真心让人佩服。从这个意义上,张小龙不但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还是一条好鲶鱼。这样的公司,会有自我颠覆的能力。
另一个好玩的八卦是,就在腾讯无线团队盛传将被“N+5”遣散的这一周,阿里巴巴集团开放了招聘,而此前一整年,阿里都没怎么招人。
怎么样,百度,要不要也去南疆招些带着腾讯式狼性的新成员?
旧版QQ是这样的,留个念吧:
来源:雷锋网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