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成功原则:保持简单和直接
但是去繁就简之后,还是能够找到一些提高初创企业成功率的基本原则的。而这所有的原则里面最简单的一个,就是简单本身。
如果你的创意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那么它的生存能力就已经存在疑问。保持简单和直接(keep it simple, stupid),这个原则高于一切。这个原则似乎显而易见,但是偏偏就是有那么多的初创企业视而不见。
放眼过去,那些取得成功的初创企业所传达的理念几乎都是很简单的:YouTube:上传你的视频。Facebook:在线年鉴。Snapchat:自毁式图片消息。Twitter:实时短信更新。Instagram:奇趣照片分享。Pinterest:在线贴纸板……不胜枚举。或者我们把目光从初创企业转移到产品,2007年,乔布斯是这样介绍iPhone的:“一个iPod、一部电话、一个互联网通讯器”
我们再看看失败的那些创意。显然,微软在推销自己的Windows Phone平台上遇到了麻烦,其原因部分要归咎于复杂的卖点,以及概念的用途不那么显而易见—像Live Tiles、全景图。这些功能在你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许会感觉有用,但是大多数人不会走得那么远。因此,需要保持简单不仅仅是初创企业而已。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保持简单要重要得多,因为他们没有老牌企业的优势—也无法像后者那样在营销上砸钱。
你的创意(对你而言)也许完美无缺,你可以解释说将各个组件糅合到一起就能组成“独一无二的市场产品”。或者你也可以强调自己的服务填补了某两个大公司之间的细分市场空缺,从而“超越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但是,你说得越多,你的初创企业成功的几率就越低。仅有创意的力度是不够的。它是否可以马上让你的用户明了、立刻产生共鸣才是关键。
无论你自认为自己的创意是多么的伟大,如果把它解释清楚的时间需要几秒钟以上,你就已经站在了注意广度长期疲软的消费者的对立面上。这一点在消费者领域尤为重要,因为你的用户是主流大众,而不是对使用你的产品存在各种兴趣的专业人士或商业买家。记住,成千上万的应用、服务、初创企业都在为了争取在用户面前的那几秒钟的露脸时间而卖力推销自己。人家为什么要花时间去了解你的企业。你可以指望的只能是匆匆一瞥。
白手起家意味着创业艰难,得没日没夜地干,但是别指望其他人会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你没有观众。别人没有兴趣是你唯一可以设定的理所当然。而这反过来应当能够让你保持专注。将你的精力和血汗集中在打破进入壁垒上,不管你做的东西是什么,记住,一定要让它容易理解,方便尝试、具备价值。
如果你的大创意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服务,可不要把这些东西当成是你的卖点。少即是多,记住:保持简单。已经站稳脚跟的应用需要通过增加新功能来保持先进性、竞争性以及新鲜感,但是为了引起注意一开始就堆砌大量功能反而会让人有了更多不理你的理由。你发布的每一个新功能都有可能给用户造成新的负担。
不要让人烦。不要让大家做功课。别指望他们愿意额外花些功夫去折腾你的东西。什么都不要指望,提供一个有用的东西就够了:把你的主要创意用一种方便理解、易于切入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你的创意很简单,但是界面却弄得十分繁琐、令人失望就不好了。挫折感是吞噬好创意的恶魔。
为将来的服务增强和功能相互促进做好路线规划当然好,这还有可能带来丰厚的收入来源。但是在你争取到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之前先不要考虑此事。在此之前,你的使命很简单:专注、简洁、精干。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