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抄”百度,无法“超”百度
看到云云被新浪收购,以及后续的新浪不断强化微博搜索。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唯一超越百度的机会,我的观点是:复制,是无法超越百度的。
从Google 1999年下半年上线,基本确立了全球通用搜索的新标准:
- 蜘蛛程序按照链接抓取网页,入库并排序
- 首页一个大搜索框跟搜索按钮,让用户可以聚焦
- 关键词广告盈利
这样的模式被确立之后的十三年,竟然没有一家流行搜索可出其右,Google在中国的最早借鉴者百度也一样。抓取、入库、用户搜索、关键词广告盈利,百度依靠“Google模式”成功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位置,尽管前者声称“更懂中国”。
百度的中国追随者们,搜狗、有道、中搜、一搜、3721、奇虎、即刻、盘古,基本如出一辙,图片、新闻、贴吧甚至百科。他们没有取得预想中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他们只是在百度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声称“彻底”革新了用户体验。
实际上用户根本不关注这个,都是一帮工程师在意淫。360搜索算是一个例子,依靠入口优势一夜之间拿到10%的搜索市场份额,并且这一数字有稳固下来的趋势。所以对用户而言,品牌比具象的搜索质量重要。
那拿什么来革百度的命?必须要用非传统的游戏规则,用百度做不到的方式击败他,甚至再造一个新兴市场,微博搜索有这样的机会。
Google搜索模式的核心是:网页(Webpage)与链接(URL)。网页提供了新鲜内容,链接提供了抓取方式与评级信息(Pagerank)。然后Google可以用服务器跟工程师垄断这个世界。
社交网站的出现革新了这种局面,现在互联网有大量的新内容已经不是以纯网页的形式出现,大量的用户在人人、QQ空间、微博记录自己的生活,或者用大段文字发布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处于隐私的考虑,这些社交网站通常不向游客与搜索开放。
最明显的感受是,伊拉克、叙利亚等国际事件的及时性与传播速度,都远超传统的单点媒体,他们透过一个个“赞”与转推快速传播,每个用户都是内容的创作者与传播者,自媒体这一词在博客时代出现,但在社交网站时代得到了最大体现。在国内事件上,微博也显现出了应有的能量,渗透到娱乐、社会、科技等方方面面。
同时,社交网站除了带来内容创造、生产方式的改变,还引入了“社交关系”这一关键要素。网站除了可以根据关键词,还可以根据用户关系判断,这是否是你会感兴趣的信息。例如你想要找去哪里吃东西,然后刚好有朋友在微博推荐了附近的一家餐馆,好友的推荐当然更靠谱。这只是一元次应用,基于复杂用户关系否认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提升信息索引的准确度。
微博搜索的两大利器:用户自内容与用户关系。用以对抗百度的两大利器:网页(Webpage)与链接(URL)。这绝对是值得期待的一场大戏,百度第一次有了被颠覆的机会,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当然,最后,如果百度强势入股新浪微博,当我这话没说。也有网友说,搞定ZF就能搞定百度,那是后话。
原文链接:http://tech2ipo.com/57197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