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求解 Android 悖论?
“黑色星期五”是美国人一年之中购物最疯狂的日子,购物狂欢之后 IBM 发布了一份详实的数据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线上消费增长,移动消费大幅度增长。
Asymco根据 IBM 提供的数据绘制了一张图表,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次购物狂潮中消费者在线购物途径的结构:
2012 年感恩节与“黑色星期五”中,商户网站有 24% 的访问流量来自于移动设备,相较 2011 年的 14.3% 增长了 68%;有 16.3% 的交易是在移动设备上完成,相较 2011 年的 9.8% 增长了 65%。
从图表中清晰可见的是,虽然线上消费高速增长,但苹果在该领域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姿态。Asymco 的另一张图表清晰地表现了 Android 设备尴尬的处境:
(左图为用户数量,右图为“黑色星期五”期间各设备用于在线消费的流量占比)
在 2010 年,iPhone 和 Android 的用户数量基本持平,当时用 iPad 网购的消费者还不足 2%。两年后的今天,Android 已然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但有多少人使用 Android 购物呢?图表中没有列出 Android 平板的数据,因为从第一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比例小得可怜。
根据 comScore 的统计,美国市场中 Android 的市场份额是 52.5%,比 iOS 34.3% 的市场份额领先了近 20 个百分点,更多的用户数理应带来更强的消费能力。Asymco 指出,Android 用户消费能力不足不仅体现在“黑色星期五”的购物狂潮中,在线内容提供商与付费应用开发商也表达了相同的处境:自己在 Android 平台上的销售业绩不如 iOS 平台。
就 Android 市占率遥遥领先,消费能力远远落后的原因,网络上有几种猜测:
- 阴谋论:Google 数据造假,Android 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用户。Google 希望通过“Android 是最受欢迎的系统”的假象,最终让这个假象自我实现。
- 低端论:Android 家族里包括大量的入门机型,这些入门 Android 设备使用的可能还是 Android 2.3 系统,不适合用于在线消费。该说法无法解释 iPad 平板遥遥领先 Android 平板的现象。
- 用户体验论:iPad 和 iPhone 提供优于 Android 设备的阅读体验,导致用户更热衷于使用 iOS 设备进行内容消费。该说法无法解释“黑色星期五”中 Android 用户网购能力羸弱的现象。
- 反感论:苹果的利润来源是出售硬件,而许多 Android 厂商把利润寄托于“低价卖剃须刀,高价卖刀片”的模式。在此模式的影响下,Android 设备厂商更卖力地推销平台上的内容服务,这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而苹果因为没有利润压力,轻松的消费环境促使用户完成更多交易。
- 贫富差距论:苹果设备贵,用户比较有钱,消费能力强。虽然现在 Android 阵营里出现了不少高端机型,但还是有相当比例的设备是走低价路线的。
大家对于“Android 悖论”是众说纷纭,但多多少少都难逃臆想的成分,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漏洞。不论原因如何,Android 用户在线消费能力不足的情况已然是事实。科技作者 Brian S Hal 在上UnwiredView论证了自己接近偏激的观点:以亚马逊为代表的 Android 厂商最终会被自己奉行的低价策略挫败,只有苹果这样在硬件上找赢利点的企业才能成功。根本原因只有一个,设备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消费”的。
来源:爱范儿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