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好的年轻人都有这5个特征
张一鸣是1983年出生的,家在福建龙岩。父亲在东莞开办了电子产品加工厂,母亲是个护士。与别的父母严加管教子女不同的是,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父母给了他一个足够宽松的环境。
张一鸣的成绩一向非常好,却唯独对化学厌恶至今。他认为化学实验太繁琐,太麻烦了,他更喜欢有体验感和参与感且能迅速见效的事物。毫无疑问的是,那个时代,最快的就是计算机了。随后,他考去了南开大学读软件工程。
在大学,他是个典型的“技术宅”。每天主要是做三件事,一是写代码,二是看书,三是修电脑。他曾说自己在大学时期根本没什么上进心,但却在这三件事上收获了耐心、知识还有伙伴。
张一鸣说自己内心其实是个非常有冲劲的人,在酷讯工作的时候,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甚至经常还会有通宵达旦的时候,如果回家早也会读书读很久。他觉得那段日子非常充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就是这位极具冒险精神的“技术宅”,迄今为止,他已经直接参与了五家公司的创业,其中有两家是自己创立的,还有一家是合伙人。
“今日头条”已是张一鸣的第五次创业。
创业五次,失败四次才做出“今日头条”
张一鸣大学毕业后的八年里,经历了四次创业,开发协同办公系统到作别酷讯,关闭了“饭否”,放弃了“九九房地产”,但他并没有因为这四次失败就灰心丧气,他依然决定重头再来。
“信息强迫症”的他每天都要把报纸上的信息全部看完,一字不落,到现在,他仍然有这个习惯,每天的阅读量都有10万字。
他发现虽然互联网已经是人们生活一部分了,可人们获取的信息的方式还是很落后。互联网上的信息太多了,人们想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却很难。
张一鸣带着几十个工程师,耗时三个多月,开发出了最早的今日头条。只要用户绑定社交账户,就会分析用户的社交数据,找到用户的兴趣所在,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张一鸣说别人的的新闻靠编辑选取,我们的新闻是靠算法推荐。短短两年的时间,这个“没有小编的客户端”已经拥有了1.4亿的用户。
10年面试2000人,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
在张一鸣看来,今日头条还并不是很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推荐算法,张一鸣每周都要面试数十位的程序员,寻找优秀的人才。
在人才的选拔上,张一鸣是考虑良多的。
当时北京天气还不错的时候,他就心想,环境好了,就可以从加州招几个工程师回来了。结果没过几天,雾霾就到了,几位来加州的工程师都直呼“被忽悠了”。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他在招聘上花的时间是最多的。2015年,今日头条一年就招了1000多个员工,不少人都是张一鸣亲自沟通面试的。
他曾经披星戴月的去见候选人,甚至会从下午聊到凌晨。他认为态度上的认真诚恳是一个HR最基本的要求。
当时还有一个小细节,张一鸣有天看见了一个同事用平衡车上下班,他觉得这非常不安全,还说这是一种把公司重要资产置于风险中的行为,扬言要没收这位同事的平衡车。
在他的眼里,公司的每一位职员都是宝贵的财富。
他还曾经做过一件轰动媒体的事情,为了让同事上下班时间缩短,每个月会给每位员工1500元的房补,他说年轻人不要住在城乡结合部,就应该住在市区,上下班节省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
“创业者的时间不能耗在路上,应该花在办公室里”在张一鸣看来,这是必须的。
张一鸣在十年的时间里,面试超过了2000人,他总结了他所欣赏的那些优秀人才的特质:
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
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
第三,不甘于平庸。
第四,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
第五,对重要的事情有判断力。
张一鸣说自己在同辈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除了以上五点,还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得,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第二是对工作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
第三是做事不设任何边界
首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对技能也是一种再掌握,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更多的信息。前文也提到了,张一鸣每天都会工作到很晚,不过确实跟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这使他很快从一个小职员爬升到部门领导。
他说自己就是不满足掌握的技能,他负责技术,但同时也会去了解产品跟销售的事情,“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三思而后行,清醒是创业路上最好的导师
今日头条已不同往日,张一鸣时刻提醒自己,公司规模扩大,CEO的角色很容易让人滋生出不自觉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会影响人的思考能力,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
张一鸣说“创业路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作为决策者最应该做的就是三思而后行”
今日头条小有成就的时候,曾经收到来自巨头很好的投资offer,对方承诺会给很多的资源跟数据,接受这个offer就意味着半年内今天头条的业务量将迅速上升。但过早的投资并站队,对公司长远不是个好事情。
之前那么漫长的寂寞都熬了过来,还差这半年么?既然想好了方向,就不要走捷径了,于是张一鸣拒绝了这个offer。
这个决策为今日头条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独立的、平台级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之后到现在,每天都面对很多诱惑,包括天价的并购,张一鸣都坚持住了。
三思而后行,这是张一鸣在创业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感悟之一,也是最想送给所有创业同仁的一句话。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