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话推销自己的故事
这天早上,公司的主管派两名刚聘用的推销员出去推销产品。两名推销员走后,主管和副主管在办公室里闲聊。主管说:“我认为推销员甲能力比较强,估计今天他推销的产品要多些。”主管比较看好推销员甲,甲能说会道,善于交际。副主管接过话茬说:“这也不一定,推销员乙也不错。”副主管比较看好推销员乙,乙沉着稳重,做事认真。
到了下午,两名推销员先后而归。结果甲一件产品也未推销出去,乙却满载而归,签了不少的订单。主管有些纳闷,甲的能力明明比乙强,为什么结果反差这么大呢?难道自己看走眼了不成?主管不太相信,他觉得自己看人一向很准,可能是乙今天的运气比甲好。
第二天,主管将甲安排在容易签单的商业街,将乙安排在难度大一些的市民区,他猜想这次甲的业绩肯定比乙好。可是,一切出乎他的意料,下午回来,甲只推销出去几件产品,乙仍然收获颇丰。
第三天,主管又将他们对换一下,让乙去商业街。让甲去市民区,结果还是一样,乙的业绩远远超出甲。这是怎么回事呢?主管经过调查后发现,原来,乙每推销一件产品都会对顾客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请您帮帮忙。”第二句话是:“谢谢您的帮忙。”
为何这样普普通通的两句话,能收获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只要我们有过一两次类似的经历,就不难理解了。当一个人对你说“请您帮帮忙”时,其实,他已经将自己扮演成一个弱者,而将你衬托为一个善良而又有爱心的强者:对于一个弱小的人向你救助,你忍心拒绝吗?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同情和帮助弱小。乙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自己的弱小卑微突出别人的伟大,满足了人们强者的心理。
“请您帮帮忙”还有另一层意思,遇到困难找别人帮忙,帮忙的人一般来说都是自己的亲人、朋友或熟人。话一出口,不知不觉就拉近彼此的距离,化解顾客对陌生人的排斥和防备心理,潜意识里就是“既然是朋友那就帮帮他吧”。
“谢谢您帮忙。”则是在接受别人的馈赠或帮助后对别人的感谢。本来这只是一桩普普通通的买卖关系,经这么一说,买东西的人就从顾客的身份,变成乐善好施的慈善者,卖东西的人则成了需要帮助的接受者。尽管结果是一样,但是,人的情感体验却完全不同。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感谢,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而你付钱,别人给你东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什么值得欣喜的,更不会有富足感和成就感。
而甲的失败就在于他太会说道。在别人的面前他处处表现得能力十足,将别人衬托得一无是处。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需要别人的支持时,不妨多对他人说“请您帮帮忙”、“谢谢您的帮忙”。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