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怒吼:App们,别再乱推送了!
坐在地铁上,身边“嗡嗡”声不断,你就知道又有人收到信息推送(Push) 了。应用开发者正在滥用这种服务,已经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
让我们大吼一声:App们,别再推送了!
没完没了地推送,并不是增加App使用量的有效手段,但开发者仍不由自主地使用推送这种营销渠道。毕竟它是免费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真的很常用某款应用,过了刚刚下载的新鲜劲儿,从静静躺在手机里的那一刻起,它们似乎也没什么别的方式体现存在感了。
通过不断的推送,可以让用户记住名称,促使他们再次打开应用,以了解增加了哪些新功能,或是向用户发出其他事项提醒——至少开发者希望达到这种效果。但身边的嗡嗡声提醒我们:推送太多了。如何避免推送沦为骚扰,尺度难以把握。
有些推送看似必不可少,如你的朋友成了哪项服务的用户,作何评论,或是“赞”了什么产品,谁关注了你,等等。但这些信息不是真正的新闻,即便你多了一名粉丝,你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因此提高。即便你获得这些信息,也不会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毕竟干活儿更重要。
不同类型的应用,推送的内容也有很大不同:
娱乐类:新内容(新项目、新功能)、对时间敏感的事件、常规报道(每日话题);
出版类:突发新闻、本地提醒、读者有奖竞猜、服务信息、免费试读、当期订阅内容热点、特别报道或问题聚焦、本地优惠;
媒体类:新内容(完整剧集、高品质内容等)、节目提醒(播出时间、特别报道、现场报道)、观众调查(问题、提醒和结果)、将用户导向其他媒体形式(手机网站、电视节目);
零售类:请求用户评论产品、提醒用户对产品评论以及用户关注的产品更新、产品是否有货或新款式、出货确认、出货情况更新、购物车到期、优惠活动、个人团购、服务或产品推荐、要求用户评论服务、发送品牌娱乐/商家市场营销信息(视频、图片等)、基于用户所处地理位置推送信息(如用户住在滑雪场附近,从而推荐体育设备等);
社交网络类:对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回应和反馈、用户互动、所关注帐号的内容更新、功能升级、鼓励用户参与互动(新举办的竞赛等);
B2B类:新文章、实时支持、实时客户服务。
在这些推送中,又有多少是关键信息?即便是重要信息,相信在“希望多长时间看到推送”以及“何时看到”的问题上,人们的选择也会有很大不同。
推送滥用所带来的问题是,你不仅会为一些毫无意义的信息打扰而恼火,还会怀疑整个信息推送机制。一旦用户对开发者能否合理利用推送产生怀疑,他们就会选择彻底放弃使用这种服务。
其实只要做法得当,推送仍然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益处。统计数据显示,遵守“有益推送”的应用,下载6个月后的保留率可以翻一番。而且,这种益处会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例如,有益推送会使应用在下载第一个月后的使用量增长67%,下载两个月以后使用量增长74%,下载三个月后增长81%。
有益推送是指与用户自身需要高度相关、专注于满足需求的推送。推送应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非开发者的需要。只有开发者才关心应用发布了第几个版本,用户对此则不感兴趣。那些只为应用或企业目的服务、而不具备太大实际用途的推送很快会被用户放弃。
当然,什么样的推送在用户眼中才是“有益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最好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在应用中提供更多的设置选项。毕竟,相比在手机系统设置中关掉推送,用户直接从主屏幕上卸载应用要简单得多。
本文编译自TechCrunch
(清辰)
来源:http://tech.sina.com.cn/t/csj/2012-08-21/22207529916.s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