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Project Glass学习怎么用概念视频推自己的新产品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 KISSmetrics联合创始人以及 Neil Patel,同时也是QuickSprout.com博主。
Project Glass,从Google的概念视频可以看出,你可以通过语音来操作,也可以通过眼睛进行操作。戴上眼镜后,佩戴者的眼前会有一些控制按键,你可以通过眼睛来控制,并执行智能手机上能够执行的事情,如发短信、查看天气、查看交通路线等,是不是很神奇,但是Google这么早就发布这个概念到底是为了什么?
概念视频能给你建设性批评
到现在为止,Project Glass连产品都没有,仅仅是一个视频,或许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法实现。增强现实专家称,这个产品要问世,Google需要克服巨大困难。那为什么Google这么早就告诉大家这个想法了?因为他们想得到有关产品的更多反馈意见,想知道人们觉得这个产品对这个产品的评价,无论好坏,视频现在点击量已经超过1500万,证明有很多人都对这个产品很好奇,有这些人就够了,不一定非要买家感兴趣。
就像当初Drew Houston发布Dropbox视频一样,没有任何程序,就一个视频告诉你Dropbox是如何工作的,当然,Dropbox更重要的是想获得如何改进产品的意见,了解有多少人会喜欢会使用这个东西。
概念视频衡量兴趣
发布概念视频,你就有可能得到一些创新者或者早期使用者的深度评论,包含意见建议,然后可能有很多人投票支持或反对,反对的人对于你了解自己是否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产品至关重要,赞同的人则对于你了解是否创造了一个是否能被广为接受的产品至关重要。
如果你发布的视频只得到了反对得不到认可,不要泄气,控制成本,根据给出的建议做出一些产品调整,然后再发布一个视频,如果还不能得到第别人的认可,可能你的产品没人想要了。
概念视频建立你的品牌形象
做概念视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让大家知道你的公司处在行业最前沿,正在秘密研发很酷的东西。这种概念视频是一些研发周期比较长的产品的强有力的营销策略,比如汽车或者iPad。记住,这种策略对于小企业并非总是管用,比如创业公司的技术已经落后市场好几年了,做这种视频就很有风险。
创业公司最好不要让大家对你有一个既有印象或者品牌概念,只要闭关修炼,研发个很牛逼的产品就好,如果发布概念视频,大家不太接受,那么声誉就就很容易下降。
创业公司什么时候才适合发布概念视频
先降低成本,Google的Project Glass的高质量视频可能花了上万美元,聘请顶尖人才好长时间才做出来,你的视频用不着花费那么大,比如Drew Houston视频花销就少了不知道有多少,想要的效果也达到了。
先私下给关注这个产品的真实用户看概念视频,获得反馈意见,这会让你免于受到公众的过早审查,但你首先要确信你找的测试者值得信赖并且不会泄露你的产品信息。
那又如何制作一个成功的概念产品?
站在观众的位置去思考
个人以为,Google Glasses的概念视频通过将用户放在主导位置,告诉你产品都能为你做什么来展示产品。刚开始的时候,镜头一只都是一个人从眼镜外望出去的情景,没有产品但又需要进行演示,这个是很不错的选择。
突出功能所能带来的好处
概念视频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告诉潜在用户,产品功能将怎样让用户的生活变得更好,你需要告诉你的潜在用户,产品是如何让他们更聪明,更有效,更快乐的。
区别对待功能
比如要发布下一代iPad了,大家期待的肯定是新功能,所以概念视频里边应重点突出新功能。
讲故事
Google的视频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在讲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某个人生活的简单故事,讲了他吃早餐,乘地铁,会有人,喝咖啡,弹尤克里里琴的场景,看着就是不想离开视线,但要记得,故事要和你的产品契合。
总结
概念视频是非常不错,但创业公司应根据自身需求,资源,性质来决定是否发布,如果你决定发布了,相信这种方法会为你省钱不少,名誉也会很好。
Via TC
来源:http://leiphone.com/0520-annie-project-glass.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