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的广告追踪,移动端跨应用的追踪有什么用?
广告这玩意儿天生就不是什么讨喜的东西,那广告追踪呢?不管你知不知道这个词,听起来就不像什么好东西(当然,这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广告追踪虽然平时很少说起,但是它已是历史悠久了,而且一直“陪伴”着我们。
广告追踪是干什么的?简单讲就是定位你这个人(一般还是以上网设备为准),然后收集你在网上的各种浏览痕迹,分析你的兴趣,给你推送定制的广告。
其实从上网设备的属性来说,用户的隐私应该是需要保护的,但是广告确实利益牵扯太广,一向够“狠”的苹果在这方面也不敢太过激进。可能你没注意,从iOS6开始,在设置的隐私中,最后有一个叫“广告”的设置项,进去后有一个叫“限制广告追踪”的开关,至少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即使不是很明白,也是有关掉它的冲动的。但是,再看看下面的描述:
顿时有种“那啥了个狗”的感觉,初看像善意的提醒,再看又像在推卸责任,仔细品味下好像还有些威胁的意思,关不关都难受,还不如不知道的好。这看起来讨厌的东西,藏的这么深,默认开关还是关的,它到底在干些啥呢?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PC端的广告追踪。你之前可能在网上搜索或者购买了一些物品,后来你在浏览其它网页的时候,会飘一些广告,这些广告和你之前搜索或购买的物品关联性很高,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理比较简单,你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会留下一些痕迹,特别是能代表个人身份标识的,比如cookie。那么在cookie的标识下,你在不同的站点切换的时候,广告商也在不断地收集你个人的浏览习惯,通过一定的算法,在他认为合适的时机把广告推给你。
那么,在移动端又如何对用户进行标识呢?
一般是通过GUID来标识用户设备,通过手机的mac地址以及imei号进行一定的运算后生成可以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码(山寨手机很多,这种方式不能保证绝对唯一了),相当于标识一个用户了,因为用户在手机上使用原生应用的时间多,而纯网页浏览少,所以如果依旧走老路使用cookie标识,那在启动一个新的应用时还需要把先把浏览器调起,获取cookie信息,再从浏览器发起调用,并把cooki在移动端又如何对用户进行标识呢?e信息通过调用的方式又从浏览器传到应用中去。
这种方式听起来都觉得累,体验自然也是很糟糕的。当然,还有些奇淫技巧来达到跨应用追踪的目的,系统不是有剪切板吗,而且还是全局可用的,那办法就来了,在一个应用中使用的时候应用将用户的唯一标识写入剪切板,如果用户又打开另外一个应用,另外一个应用从剪切版中把用户标识取出,继续记录用户浏览器行为,这样就将整个跟踪过程串联起来了。
那这种移动端跨应用的追踪有什么用?你们脑洞那么大,不用我说也能想得到了。
#专栏作家#
给产品经理讲技术,微信公众号(pm_teacher),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程序猿,专注客户端开发若干年,对前端、后台技术略懂,热衷于对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