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完文档进行保存时,WPS和office不同进度条给我的思考
某一天,我正好同时使用wps和office来写一些东西(word),由于文档页码比较多(300页左右),每次修改保存的时候都要等上一会。这里我发现wps和office在处理修改保存的时候,进度条处理方式的不同:
WPS
当点击保存按钮的时候(无论是增加或者删除一句或者一段,甚至整页),他的保存进度条从0%几乎一下涨到90%-100%的某个区间(我的是94%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停留几秒钟,然后又几乎一下子涨到100%(好吧,我尽力了,捕捉不到进度条),通过这三个状态完成保存操作。保存过程中间不允许有任何操作,否则等着卡死吧。
office
保存的时候,进度条是循序渐进的增长,但是几乎不影响对文档的操作(到保存即将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些影响)。
……(穷举不尽)
这两种模式哪种用户体验更好?有哪些需要改进的空间?自己也发表一些看。
首先用户在编辑中保存的目的是防丢失,可以把用户划分为三类:频繁保存用户,正常频率保存(10分钟左右)和低频率保存用户。
(1)对于频繁保存用户而言,office体验或许更好一些,因为在编辑过程中,用户不需要被等待所打断,可以充分享受编辑过程的流畅感。而wps会给这些用户带来卡顿、书写不流畅,心急的人甚至会在等待的过程中(即使仅有几秒钟)继续操作,最终造成wps的崩溃。
(2)对于正常频率保存和低频率保存用户而言,有可能编辑完毕,有可能想休息一下,有可能突然想起等等原因,去点击保存按钮,等待文档保存完毕。wps保存进度条是直接跳到某一个大的完成百分比,然后暂停,然后直接跳到100%完成保存,这一用户体验在我看来其实并不好,进度条的目的就是减弱用户的等待感,而wps从0%直接跳到94%,然后让用户死等好几秒钟,前边的顺畅感(一下子涨到94%),一下子没有了,甚至削弱了让用户愿意等待的时间。对比office,进度条循序渐进,虽然也是等待,但由于进度条的推进,这一做法延长了用户愿意等待的时间。
经过几次不完全测试,wps保存时间用时平均比office用时少,尤其是office在保存期间,用户若继续操作,保存时间将会持续很久。
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
对于wps
我认为可以把初始的进度条,快速跳转值设定到50%-60%之间,之后采用循序渐进的加载策略,小幅度大频率的推进,这样可以进一步削弱用户的等待感,延长用户的等待时间,最终增强用户的体验,尤其是频繁保存用户的体验。
对于office
用户在保存过程中,可以继续操作是非常大的优势,但是这造成保存进度条保存的速度非常缓慢(尤其页码达到好几百甚至上千时,更加突 出),一些强迫症用户或者出于用户习惯,会一直等待进度条保存完毕,才肯继续操作,这就造成悲剧,给用户体验感觉将非常糟糕。因此,我觉得office应该内置一个检测机制:检测用户下一步操作。
如果用户下一步操作是点击关闭按钮,说明用户不再编辑,那么可以将保存进度条(如果有),按照实际进度展现给用户。倘若用户点击保存以后,又继续编辑文档或者无操作,那么就可以采取保存进度条快速推进的假象策略,实际保存进度由后台继续执行。给用户即时感,会大幅度提升用户的流畅感,用户体验进一步加强。
纯用户观点!
作者:李加成(微信号:z15175994138),产品小白,产品小项目负责人
本文由 @李加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