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工作的边界在哪里?
从今天开始,我将连载对产品经理如何进阶的思考。严格来说,我并不是大佬,也非特别成功的人士,只是跟在座许多朋友一样,是在互联网行业里摸爬滚打的产品经理,在为自己如何成长担忧。这一系列文章,都是我近半年反省中得到的。不敢妄想它们能指引大家迷途,只求哪句话能引起你共鸣,或对你有启发,便能知足。
这是第一篇。
产品经理在各行各业、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境下,职责大不相同,这基本已是共识。那产品经理到底该做什么、需要完成什么,到底有没有好的界定方式?
单纯从枚举工作内容的角度,并不科学。无论说产品经理要做哪些具体内容,都既不能覆盖全部可能有的工作,也不是所有产品经理都要接触的工作。比如,到底产品的功能要定义到多细,交互是不是要做,原型要画多细,没有定论;再比如,保证用户留存的环节,跟运营之间到底怎么拆解,两边要各自背什么样的 KPI,这也很难量化。
如果给比较抽象的定义,我的结论会是:(优秀的)产品经理是没有工作边界的,而任何影响产品价值实现的事,都是分内的事。
这里面包含了几层意思。
首先,产品经理不要轻易预设自己的工作边界。比如,有的同学习惯了只做画原型交互、讨论产品的事,突然有天接触到了需要大量文案撰写的功能,这到底是谁来做?
通常文案是产品经理想,不过有的同学会觉得,这么大量的、影响我正常产品工作的文案撰写,是不是公司应该找外包团队完成、或者招文案策划来搞定。这就是自己对边界特别敏感。
或者在遇到用户反馈的时候,会不会有同学觉得,这明明是客服的工作,所以就直接一句话转给了同事?
要先去掉心里的边界,只要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就应当尽快了解并去完成。很多产品经理不去做、不去补漏,只是因为懒,觉得是分外的事。
其次,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产品经理最应关心的。这句话也是在产品经理界常见的话说得漂亮、但非常难做好的。
好的产品经理不会是只看到自己眼下的事务。比如设想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串联到整个产品功能点里、公司的战略里,都是错综复杂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波动总会影响到产品的整个价值。这条链路是不是够完整、够全面、够合理,是这时更要关注的。直来直去,只看到按钮的用户体验本身、只看使用这个按钮是不是顺畅,不去看按钮所牵连的产品逻辑和业务背景,都是远远不够的。
这链条关系到的各种节点,对我们来说,都是要关注的。甚至公司缺少哪个部门(是不是要引入算法工程师?),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有什么风声?他们的新版本在做什么?),在整个公司中都应该是产品经理最敏感的。
最后,对很多专业性比较强的事务,肯定要专人来做。我想说的不是产品经理要变成杂务工,是产品经理不仅要 hold 住产品缺失的环节,在产品链条相关的各个环节也要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有时一个抠产品细节的产品经理,未必比得上一个看似不务正业在纠正公司管理制度或者部门协作流程的产品经理。
最近看到腾讯的贺嘉老师提到,「问题是不是到你为止」是他们评判技术人员是否优秀的标准。我觉得这也是对产品经理工作极好的诠释。问题总会存在某些环节,但一旦被你发现,你去解决,或者至少你去推动解决。还需要补充的一句是,到手的问题,要分得清楚哪个最重要哪个在其次。
不设边界地发现问题、识别问题,并且亲自或者推动着解决问题。这大概是进阶的基本要求。
#专栏作家#
刘飞,原嘟嘟美甲联合创始人,锤子科技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豆瓣《最好的时代:可能是最真诚的创业日记》作者。文能提笔抒骚情,武能切图画交互。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