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乎的质量一直在下降?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发觉上知乎时干货越来越少,刷出的内容越来越少,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话不多说,我们从内容型产品内容的生产、分发、消费三个角度来分析分析
一、生产
知乎内容的生产模式是UGC的问答和专栏文章,在由邀请制社区转变为开放式社区以后,整体上高质量用户量在增加,比例在降低,高质量内容同样。
二、分发
分发我们从两个变化较大的分发方式来看
1. 首页动态timeline
知乎首页的timeline由关系链和关注热点两部分组成。
- 关系链:根据涨工资的“一个测试,麻烦看得到的诸位帮忙进来下,谢谢”以及知乎小管家的回答,知乎首页timeline的规则由单纯用户关系链行为的时间倒序timeline转变为知乎平台方根据关系链行为的推荐timeline。目前推荐规则的不完善导致内容分发的效率降低(对应我看不到我关注人的一些动态)和重复(对应容易刷出很久之前的内容)。
- 热点:此部分变化不大
2. 问答的答案排序
答案排序的变化在于两点,用户成分的变化和规则变化
- 规则变化:规则加重了反对的权重,这点无可厚非。
- 用户成分变化:用户成分的低质化导致水化的内容更容易出现在高排名的答案上。这个导致内容消费者更容易错过高质量内容,高质量内容的生产者积极性降低。
三、消费
作为内容的消费者,在首次接触知乎,大量高质量内容的聚集极大提高了我们心里预期的“阈值”,也就是说,我们心中干货的标准变高了。这一点@差评周刊 讲得更清楚。
阈值理论:我可以延伸为你的“干货”临界点更高了。当你第一次接触知乎,众多大V的回答让你茅塞顿开,恍然间你便通晓明镜台,亦知菩提树。你觉得一切都有知乎,这个时候,你的潜意识会在不经意间给你自己设定了一个阈值,当干货刺激大于阈值时,你会觉得,“嗯 写的真好,真干,点赞”;反之,你会认为他不写真材实料;这里面最神奇的就在于,你的阈值是在不间断的提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知乎开放之后,各路大神蜂拥而至,三教九流,各路神明都来一显神通。你会在不知不觉间,将你的阈值抬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临界点;而可能比较不好的事实是,在长时间的吸收干货的过程中,你已渐渐养成不主动从基础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所有的希望都在知乎,因为你知道,知乎就没有“不可能”,长此以往,就出现了现在这种可能的结果。
从生产来看,高质量内容在被稀释;从分发来看,高质量内容没被挖掘好;从消费来看,用户的阈值在升高。
整体来看,知乎的内容下降了。
那么问题来了, 聪明的产品人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作者:阿然(微信号lihaoran29),搜狐产品经理,用大白话分享互联网路上的历程。
本文由 @阿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