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品经理在写竞品分析的时候,是如何确定竞品的?
自从做产品经理那个时刻开始,就和“竞品”这个词分不开了(其实在各个行业中都分不开的),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竞品做了什么创新、搞了哪些优化、弄了什么活动等等,每次应用市场有了红点提醒,就会急切的打开查看对应APP的更新日志,然后将对应修改的效果截图保存下来,甚至会归结成档,慢慢品味。那么如何找到竞品哪?以下是一些用过的、听过的寻找竞品的一些小观点。供各位拍砖。
1、关键词
任何一个产品都能浓缩成一些关键词、一些标签,那么按照各个APP都很喜欢做的猜你喜欢、智能推荐功能的原理,得到关键词、标签便可以找到类似的东西,所以得到自己产品的关键词、标签便可以开始寻找竞品。或者更简单一点,读者朋友在AppStore上发布应用的时候,是需要填写那些不断被优化的key word,这些key word就可以作为关键词啊,读者朋友就可以用这些关键词去各种搜索引擎、应用市场上去搜索,然后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借(chao)鉴(xi).
举两个栗子,
假设我们要做个音乐播放的APP,会想起那些关键词、能找到那些对应的APP,能够借(chao)鉴(xi)些什么哪?
假设我们要做宠物电商的APP,会想起那些关键词哪?
宠物、宠物社交、宠物用品、低频、二手、O2O;
用这些词去应用市场搜索,又会有一些可以借(chao)鉴(xi)的。
2、产品阶段
早期版本的产品都是为满足用户某个核心痛点而产生的,此时竞品就是能满足或者部分满足这个痛点的产品,随时了解竞品的动态,寻找差异点,不断的迭代优化就是主要目的;
比如微信,早期主要满足的痛点就是即时通讯,当时的竞争对手主要是QQ、米聊、陌陌等类似的即时通讯社交工具。
比如车来了,早期主要满足的痛点就是实时公交查询,当事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腾讯实时公交、公交地铁查询等类似的实时公交出查询工具。
能活到中后期版本的产品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此时就要扩展业务面、寻找变现点,随时关注哪些领域能有偶合的机会;
比如微信中发现页面的游戏入口,此时竞争的对手已经不是即时通讯社交工具,而是游戏分发渠道;
比如微信中我的页面的钱包入口,此时的竞争对手已经是支付宝;
3、跨界学习
上面微信和支付宝、微信和游戏分发渠道的例子,都表现为跨界学习,或者说是跨界打劫;
在笔者实际的个人使用中,也有类似的两个例子:
- 因为微信里面有了滴滴打车,我卸载了滴滴打车APP,但是还在用滴滴打车的服务,相对来说不算是用户流失;
- 因为支付宝里面能实时公交查询,我卸载了查公交的相关APP,此种情况我就是那个流失的用户,被支付宝抢走的用户;
还有比上面界跨的更大的例子,雕爷在他书里说:普洱的竞争对手其实是法国红酒!!!
跨界背后隐藏着一个逻辑:每个人的一天就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一天注意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也要考虑那些暂时界外的竞争对手们。
写在最后的两句话:
- 竞争的产品 约等于 借鉴的产品。
- 竞品选择的边界是调研的目的、是战略的方向。
作者:代成龙(微信号dcl_utopia),智能硬件创业公司产品狗,从视频巨头公司到玩智能硬件的公司,继续产品设计工作。
本文由 @代成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