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应该用那些广为人知的设计而不是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这个时代,提倡大家使用广为人知的设计而不是创新,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政治不正确?当然,岳山丘同学本身就不认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种观点,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言归正传。其实,标题可以改为“为什么要尽量遵守官方给的设计规范?”比如,在设计app时,遵守ios设计规范和android的设计规范。
接下来直接说为什么。
你应该有过下面的这种体验:你在饭店里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屋里乱糟糟的各种人,但你能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他说的话上。即使身边有很多人也在说话,你对谈话的兴趣越大,就越容易过滤掉周围的对话或杂音。如果你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你也就会越来越多地听到周围的声音和谈话。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那,和使用广为人知的设计有什么关系呢?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当让你在停车场找一辆红色的小轿车的时候,你可能只会大概晃一眼整个停车场,当发现红色的车子时,才会增加判断条件来判断是否是你要的那辆红色汽车。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会影响我们的感知。具体来说,我们的目标会过滤我们的感知:与目标无关的东西会提前被过滤掉,而不会进入到意识层面。
当用户在网站或app上寻找某个功能时,他们并不会认真地从上倒下浏览所有文字、图片等内容,而是快速且粗略地扫描屏幕上与目标相关的东西。甚至,有些时候,用户甚至注意不到别的东西的存在。这时,与目标相关的东西,用户越熟悉,就越容易识别。
比如:你觉得一篇文章写的非常好,想要分享出去,你会怎么做呢?你会浏览整个页面,注意力集中在查找否有分享的文字或图标上。如果你看到一个熟悉的分享图标(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就会停下来,点击进行分享。如果,设计者把分享改成了“传递”、“转移”、“扩散”等文字,或者分享的图标重新进行了设计,且跟“标准化”的分享图标一点相似性都没有,你可能就会觉得没有分享功能,转而放弃分享。
因此,使用广为认知的设计能带来的好处就是:熟悉的设计能够帮助用户在浏览页面时迅速找到相关功能,从而轻松地完成任务,增强用户在体验上的好感度。而使用那些没什么人用过的创新型设计,则会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让用户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研究如何使用功能上,而不是如何完成任务上。如果用户在你的网站或app上完成一项任务非常困难,为什么不去用竞品呢?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你所做的业务确实是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也没有现成的大家熟悉的东西可以借鉴,那创新是必然的。或者,你的设计确实比常见的设计好,而且特别容易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创新也没问题。否则,除非你把“不同于市面上的其他设计”作为产品的卖点,别乱创新。
#专栏作家#
岳山丘,微信公众号:iamyueshanqiu,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慕课网产品经理。兜兜转转好多年,一直在教育行业做产品。初始做内容,后来开始做WEB端。关注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顺便赚点小钱花)。最近一段时间开始研究移动APP产品,希望能够多学习一些东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