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O2O:邻里社交是伪需求or功能不够让用户尖叫
社区O2O的切入点从功能上大致划分为三种,一种以纯商品或服务为切入点,另一种以纯邻里社交为切入点,还有一种是包含以上两种的方式,即既包含商品、服务又包含社交。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社交互动成为当下时代的流行趋势,良性的互动能够产生足够的黏性将用户留在APP中。从产品营销角度来看,一款好的产品在积累起足够人气后,也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但邻里社交这个功能其实从14年开始就是存在争议的,有赞成派也有反对派,截至目前为止,从实际的运营角度来说,邻里社交这个功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大部分社区O2O平台还是保留了这个功能。
说到邻里社交,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平台,做社区O2O平台的伙伴们都应该知道,那就是美国的nextdoor。尤其是在其融资1.1亿美元,估值11个亿后,其在国内可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激起了很多创业者以邻里社交为切入点的想法。但结果似乎并未如愿,很多以纯社交平台为切入点的创业者大都死在了半山腰上。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两国的国情存在很大区别,网上关于针对这一切入点想法的讨论很多,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其实,事实上邻里社交并不是一个强需求,这是一个现状。但是对于社区O2O综合平台来说社交功能的存在确实能带来一些粘性,毕竟邻里之间存在天然的亲近感。所以回到主题邻里社交并不是伪需求,但如果想达到理想的活跃度,除了线上的运营,线下的活动也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社区O2O的属性所导致的。所以除了线上的功能点要足够让用户尖叫,对线下的互动场景的打造也是需要广大创业者考虑的。
那么作为一名社区O2O产品经理如何构建线上的互动场景呢?首先我们要根据社区的属性理清各方的关系,目前大家都是把精力集中在邻里之间,其实物业与邻里,商家与邻里都是存在关系的,社交的延伸性很强,大家不要单一的局限于邻居上。
那么我们先从邻居之间的关系来看,事实上这就是在构建一个生活圈或者说是兴趣圈。现在都市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压力较大,邻里之间平时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目前我们发现小区论坛、业主QQ群还是非常活跃的。这说明在这种生活场景高度重合的空间下,邻居之间还是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的,这也是邻里社交功能最初需求的来源。
另外,物业与业主也是需要建立社交关系的,物业作为社区的管理者,本身就是和业主存在某种关系的。从产品设计上来讲,物业与业主的互动性也要有所体现,其实日常的资讯和报修就已经是物业和业主的互动了,只是互动的深度和体验的广度需要社区O2O产品经理进一步考虑。
再谈商家与用户的互动,有些人认为这个需求是没必要的,其实就此需求笔者与一些社区O2O创业者进行过探讨,也确实看到了他们产品上存在商家与用户互动的功能,事实上反响还是很好的。就像咱们在淘宝上买东西,买家也会和淘宝店主进行交流,那么作为社区O2O里的服务商,用户更需要提前进行咨询,哪怕得不到商家的及时回复。
线上是用户建立兴趣组,围绕社区,家庭发表言论的地方,但是如果真正的打破这层钢筋水泥的围墙,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需要线下的互动,通过物业联合商家可以组织跳蚤市场等各种主题活动来减少邻里之间的陌生感,通过线下来促进线上的活跃度和粘性,总之,线下运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亿欧网,作者@ 佟志强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