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O2O模式”:人为低价吸引用户+握手合并继续烧钱
O2O模式,根本不存在,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事。
我们知道,最近很多P2P借贷初创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而现在,中国另一个曾经非常火热的创业行业正在遭遇寒冬。
相对于传统的实体洗车店,如今很多车主开始使用线上预订或移动App应用来预订更加实惠的洗车服务,通常这些汽车工人会自己带着洗车海绵和清洗剂直接上门提供服务,价格自然也更便宜。但最近几周,许多媒体都报道了国内那些为消费者提供洗车预订服务的初创公司开始出现“倒闭潮”。
去年,国内一共有九家提供O2O洗车服务的初创公司,但现在,只有两家活了下来(见下图)。
呱呱洗车在募集了6000万美元资金之后,目前在北京依然提供线上预订洗车服务。但是另外一家典典养车公司,据称一家暂停洗车服务,转型提供汽车保险销售服务了。
但是最令业界担忧的一件事儿还是发生了。根据昨天早上《新京报》的一篇报道,我爱洗车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李东晋失联了。我爱洗车公司成立于去年初,去年十二月该公司募集了500万美元风险投资,但是由于过度烧钱和员工关系紧张等原因,今年六月他们已经将资金耗尽。据报道称,上周李东晋就已经失联了,同时他还拖欠了旗下200多名员工的薪水约200万人民币(30万美元),他关闭了公司的QQ群,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目前,公司多名员工来到紧锁的办公室门外,拿着合同要求索赔。
O2O洗车行业之所以会快速萧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依赖优惠补贴策略。实际上,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许多消费服务初创公司都依赖这种补贴策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国内许多提供线上洗车服务的初创公司为了吸引客户,推出的促销价格甚至都不到1块钱人民币(约合16美分)。呱呱洗车是目前该行业唯一“幸存”的初创公司,他们的服务价格也不高,只有29元人民币(约合4.6美元),而且该公司创始人也表示这个价格根本无法支撑相关成本费用。
美国的按需洗车服务市场也不尽如人意,他们的问题其实和其他国家差不多,那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美国,线上洗车服务利润最高的公司是Cherry,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在前年被Lyft(Uber的竞争对手)收购之前,就募集了450万美元资金。但是很快,Lyft就撤掉了Cherry的洗车服务,现如今,在美国一些城市里只有少数几家提供线上洗车相关服务的公司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线上洗车服务行业的快速萎靡很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会波及到国内其他O2O行业里的初创公司,比如上门按摩,上门汽修,等等。当然,有些初创公司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例如食品快递服务公司饿了么,他们已经获得了腾讯领投的6.15亿美元资金;而在美国,像Instacart和Postmate这样的上门速递服务公司,也都在数月之前募集了数亿美元的投资。
事实上,很多O2O公司商业模式都非常相似,他们也都采用了类似的策略,那就是人为提供低价,提供促销打折来吸引用户。最近,很多中国O2O公司都选择了合并,或许这也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否则对于中国O2O洗车行业而言,真正的寒冬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创业邦,作者@shark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