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营销3层:跟用户玩,抓住需求和合理引导
身处在公司的运营或者叫营销部,有一种特别的体验是:我们在思考营销和运营活动的时候往往处于一种强制消费和迫切性消费。周末,再次对生涯规划了内容做了二次的研习,其实你发现所谓的营销一定是跟用户好好的玩,抓取用户及时性的迷茫和需求,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然后消费成交并互动成为优质的粉丝存量体。
教育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感化和消费,而至于是不是洗脑,这就是看是否真的是一种正向的价值传道,可以惊悚的说,任何的说服和成交都是在洗脑,教育何况又不是呢?
教育营销的一层功:感化和感知并相互信任
任何时候,人对洗脑这种权谋理念是抱有深深的克制的,但是对于事情的真相而言,它最接近于真理。在生涯观念里,每个存在的个体都有对现实需求的疑惑和困局,而我们要做的事,无非就是认真聆听,合适建议并行为感化。对于多数的销售部门而言,要存在的意义也就是用非常有效的沟通对用户进行需求提炼和影响。那么,对于运营或者营销部门来讲,需要对销售框架进行整体设计和架构,一个优质的教育团队,一定是相对比较懂行业并且明白用户所需的人,然而最高级的销售是已经在某个时间点对用户有了非常好的认知,并顺利的进行推演。营销就是交互,体验的过程除了个性化以外,更多的就是专业度的设计。
教育营销的二层功:找到需求并引导转换
生涯营销模型中,明白需求最后的一关就是引导消费了。在传统的心理咨询里,最难的问题点是需要长期的进行用户交互,但是一般人不会选择,在可能的时间里就默默放弃了。而生涯咨询是一个最接近于场景化的方式,营销不应该是强制或者实惠,而应该是一种认知的影响,当然这就需要一种比较强的品牌号召力或者说是影响力,需求转化的本质是人深层次的认可或者是潜意识的认可。从解决的方法上来看,小公司向大公司转型的目的是扩展,而大公司一旦扩展后就会在品牌上一度迷失,不论如何公司销售和公司品牌联动的关键就是第一印象,这种影响就需要建设一个单品类极致的品牌观。
教育营销的三层功:发出期望并进行邀约
教育营销最后一层功,就是基于期望后期的内容建设,也就是学员案例建设了。万般道理不如一次亲身体验,建立合适的体验机制并让人在发出期望时有舒适进入的通道,用他人成功改变的影响力来完成自身对于改变的信任。当然,对于常见的教育营销来讲,我们应该弱化改变和结构的这种导向,在体验过程这个点上逐渐的优化,这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改变一种思维,建立一种价值观,发现一种需求,并给予成功的再造。
不得不承认,任何的教育都是一种重塑或者是一种洗脑,当结果导向变成过程导向的时候,一家创新的教育公司也就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我们不知道革新的结果最后会带来什么,而颇具意义的点是,原来成长和改变是相辅相成的事,我们也会因为这些改变而带来某种价值点。
有时候有人会问,教育和商业间会是一种怎么样的界线?我比较认同一个朋友说的话:我给自己标个价,并在你要变得优秀的路上推你一把,这就是我的商业。我们不可忽视某种商业背后的利益点,但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是价值的互换和能力的互通,这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通道。
教育营销到底是什么?或许并没有答案,但是带着能给人帮助和给自己带来物质的这个初心,影响和阻力越来越多的人,给予他们正向的价值,或许这是教育最该做的事,然而营销就变成了自身专业度和感染力的修炼。
你的迷茫,就是缺乏重塑。
本文由 @杨秀江(微信公众号:yxiujiang)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