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土豪玩法的背后
产品吸引用户的方法和追妹子的方法是一样的,无非就三种:
- 靠产品优美的设计打动用户(帅哥的方法)
- 靠处处为用户着想的完美体验感动用户(暖男的方法)
- 砸钱改变用户习惯( 土豪的方法)
很显然,滴滴选择的就是第三种方法。而且,又有人给土豪送钱来烧了!本月8号,滴滴快的(以下简称滴滴)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20亿美元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资本国际私募基金、平安创新投资基金,阿里巴巴、腾讯、淡马锡、高都资本等现有股东追加了投资。本轮融资完成后,滴滴快的公司将拥有超过35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公司估值约150亿美元。
20亿美元!滴滴成功刷新了迄今为止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大规模融资的记录。滴滴快的竞争对手Uber在今年的一次融资交易中筹资28亿美元,中国电商巨头阿里集团只曾在2011年的一次融资活动中筹资16亿美元。很多中小城市的全年GDP也才是这个数字。
但看似这么多的金银,在滴滴大手大脚的烧钱模式下,其实撑不了多久。滴滴快的董事长兼CEO程维在给股东信中披露,目前滴滴快的每日订单量约300万。如果按最低每单补贴10元来计算,每天烧钱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一个月烧钱9亿元,半年补贴就烧掉54亿元(近9亿美元,几乎就花掉了一半的融资。)
我不是滴滴的人,但我想为滴滴操个闲心。
其实,纵观这两年来互联网打车软件大战,到今天形势胜负已很明朗了。滴滴牢牢占据了大众市场,Uber和快到用车几乎难以与滴滴抗衡。这是用多少金银砸回来的惨烈胜利啊!但我以为,用钱砸的粗暴方式,掩盖了许多问题。现金补贴,是一种最懒惰、最不利于精细化设计和运营产品运营方式(当然我也不想没有补贴呀~)。当然,很多人会说,对于滴滴这类工具型、平台型产品而言,给用户补贴确实最实在最有效。但滴滴在砸钱的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忽视了可能有赢的更轻松的策略。
首先,有这么多钱,就不能掏点去整容吗?难道一心想做“土得掉渣”的土豪吗?
滴滴的官网的设计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我甚至怀疑下拉菜单是个bug。就软件本身,但凡体验过Uber,都会被它的大气中有精细,简洁而不失优雅的界面所震撼的。滴滴在拓展出了快车、顺风车业务这么久之后,依然是之前只有叫出租车业务时设计的带taxi字样的icon,设计的慵懒是不是应该被质疑呢?
其次,在完善用户体验方面,滴滴并没有做出有特别诚意的努力。
滴滴每半个月推出新版本,但这半年来,升级的主要内容是开通了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支付方式;而对于提升产品用户体验的改进相对来说确实不够。比如滴滴系统会把用户误判为违规,禁止对用户服务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滴滴地图显示的是周围车的数量而不是空车的数量,造成车很多但无人接单的怪现象;滴滴强制乘客评价司机,取消不了消息提醒….. 当然,滴滴这样的“黑魔法”,背后是有利益盘算的。因为司机的总量稀缺且不可提高,所以司机资源相对乘客资源更加供不应求,所以一切措施都是首先围绕司机来设计,哪怕因此影响了乘客的利益。
互联网服务仗以挑战甚至颠覆传统行业的最根本精髓,其实是提高用户的选择权与福利,从而利用消费者的力量重塑整个产业链。 滴滴能做到行业最强,自有过人之处。我相信滴滴会逐渐转型,以更多的方式留住用户。
毕竟,哪个女生能拒绝一个温柔贴心,又出手大方的高富帅呢?
本文由 @AllenZhang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