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走约炮路线早晚得死,陌陌,你还能约多久?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交需求排第三位,是继温饱、安全等生理需求之后非常重要的一种需求,而这种过渡需求的满足是为了得到后续需求的满足:尊重与认可。那么问题来了,社交app是否满足了这种需求?
当初我们用qq的时候还处于“qq上有我暗恋的女孩”“不知道他会不会看到我来过他的空间”“虽然我不知道是TA什么样子,但是,TA好有魅力”。我们用qq是因为当时只有qq才能寄托我们当年年少懵懂的情怀,如今情怀没有了,多的都是浮躁。“不约炮聊什么天啊!浪费时间!”
绝大多数社交app都在“约炮神器”上下功夫,不约炮好像没人要用,微信陌陌当初也逃不了这个魔咒。现在,微信已经成功转型为一种工具了,陌陌你要约到什么时候?
陌陌粉不用辩,我曾做过一个恶趣味的测试,本人牺牲自己以高超手段P了一张十分高大上的自拍照做头像,微信附近的异性,2公里内四十人(大部分人隐藏了地理位置,附近搜不到),挨个添加好友备注“约么”,至少一半在拒绝之后回复“不约”或者“滚蛋”。同样方法,陌陌附近异性,2公里内100人(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挨个打招呼“约么”,一周后仅有两三个显示已读却并没有回复,两三个回复“约你妹”。测试的结果是:陌陌居然大多都是“尸体”。
看来,社交app约炮路线这么玩早晚得玩死。
于是纷纷采用新的套路,将男性群体细分,颜值细分是不大好办的,那就用资产细分,没钱的来看有钱的约。对于这点,某款app完美解决了长期困扰419平台的问题。用邀请码限制,雌性可以随意注册,雄性便只能依靠官方发出的邀请码或得到雌性群体的邀请。妙招,同时细分了资产与颜值两方面。那么这款软件叫什么?好像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细分用户总是看起来那么美好,却让你更加难以推广。
那么说,社交app不能走约炮路线了,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绞尽脑汁花样社交的app。
NICE和IN,无非是添加了美图秀秀的社交app,另外再加上个装逼功能“贴标签”,不穿名牌不能体现逼格,长得再美也简直不敢拍照。那么,装逼这个功能必须存在于小群体于大群体中的可衬托性,你吃着阿迪牌的煎饼果子,我拿着耐克的苏打水,对不起,咱俩不是可互动的用户,因为无逼可装,我们的可互动性用户必须是比自己low的,比如路边那群撸串的。不过撸串的好像不会用这种app吧?创新上是做到了,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并不能让用户不得不用你的产品。
Secret,脉脉,这些添加了匿名社交功能模块的往往在用户活跃度上较高。但是Secret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社交类,倒不如说是一种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具有爆料性质的媒体黑市,用户没有自己固定标签与人格,无法满足自我的认可与尊重。而脉脉,真的做到“打通你的人脉关系”了吗?反正我是没有从上面接到过私活,而反观脉脉的用户,实名区各种CEO总裁懂事长总经理的鸡汤,匿名区工资炒上天了,月薪没有20k没有16薪你不敢说话。谎言拆穿之际,便是坟墓掘好之时。
另有图片社交app:P1,魔漫相机,百度魔图,LOFTER;运动类社交app;旅游O2O类社交app……花样多多。总之就是为了社交,我做什么都可以。
实际上,盲目的垂直细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说,兴趣社交,大家都是音乐爱好者,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想线下探讨一下人生,是去你家还是我家还是如家?
于是乎,有的人便在产品功能上下功夫。我的产品什么都有,有美女,满足你约炮的需求(实际上屌丝只能看和撸)。有功能,又能旅游又能社交还能团购!那么你到底是个什么app?产品模块做的广,并不代表用户就得买你的帐,大部分的用户只是一种需求就可以满足,做的多反而容易导致本末倒置。你觉得你以用户为核心,积极汲取用户意见,用户说改就改,今天加个一键加好友功能,明天加个隐身可见功能,加来加去最后发现,用户也是出于一时体验不习惯,用着用着觉得还是以前的好,你还要删除功能么,你让研发怎么想?
如此说来,社交类app根本就不能做吗?不是不能做,是不要将你们所认为的社交量化做成app,因为你们所认为的社交不是社交,那是闲聊,另一种说法是扯淡。
由此可见,社交,其实并不是一个需求,只是一个途径,一个接口。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游戏并不适用于互联网的线上体现。我们切实的需求并未因社交网络而得到满足。
我认为真正有社交价值的软件要考虑两个出发点:一是作为一个工具,你我本身就有业务往来或情感往来,我需要一个工具解决我们不能面对面时的交流需求。这种不用做了,微信已经做到了。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交,阿里旺旺,实际上也是一种工具,但是却是解决买卖方交流的工具,我用qq微信是没办法跟卖家交流的。这种没办法是以电商平台服务为基础依仗的,否则我用旺旺干什么?
创业者不要盲目触碰社交这个概念,毕竟,你们还不知道什么才是社交。
作者:xiaozhuzjk
来源:虎嗅
原文地址:http://wwww.huxiu.com/article/119380/1.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