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专访】谁有空CEO程一仕:如何帮助用户高效地安排空闲时间
大家好,我是”谁有空(APP)“的创始人兼CEO@程一仕,也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忠实粉丝,同时我还是@老曹的好基友。今天很荣幸能被@老曹邀请做专访,跟大家交流分享我的创业心得。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的创业项目“谁有空”,”谁有空“这个产品的功能是“好友之间的空闲时间匹配”:你点选自己的空闲时间,比如周五晚上,如果通讯录好友里有人也选了这个时间有空的话,你们就能匹配上并进入私聊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产品给大家带来“不约而同”的新体验。
1,为什么做“谁有空”?
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在北京的百度工作。北京是一个陌生人浓度很大的城市,刚去的时候朋友是很少的。遇到节假日,自己很无聊但又觉得约刚认识的朋友出来玩麻烦又尴尬,结果是每到周末我只能默默去公司加班。
离职创业以后,有一次和同事聊起这个事。惊奇地发现,原来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苦恼。同事们也表示很多时候无聊想出去玩,但一来微信、QQ、电话不知道约谁而且问来问去也没什么卵用,要不是没空,要不就是没有熟到方便直接约;二来很多时候都自己嫌麻烦也懒得打扰别人,最后的结果还是“算了吧”,自己在家宅着。
我们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双向的:其实大家都无聊,但是大家又都不愿意主动发起一个活动。如果能做一个产品把大家都拉出去玩,还是挺有意思的。就这样决定做“谁有空”了。
2,希望“谁有空”帮助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其实就想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帮助用户高效地安排空闲时间。
传统的朋友之间邀约流程是:打开通讯录->思考约谁->确定人选->发送信息->等待回复。繁琐且复杂,每一个环节用户都可能放弃整个邀约。“谁有空”把这个流程简化为标注有空->系统自动匹配。这个产品的界面是很简单的一个九宫格,分别代表今天/明天/后天的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用户点击一个时间就完成有空时间标注了,如果好友也选了同一个时间段有空,系统会自动推送给用户。
对于隐私问题,我们不会直接展示你的有空状态,而是系统后台匹配,逐步推送。尽可能的保护用户隐私。
3,为什么选择了时间而不是人或者活动内容作为最主要的要素
在我们的排序中,时间=人>活动内容,你去参加任何一次活动或者见任何一个人,首先都是要基于这个活动时间大家是空闲的。现在这个时代的节奏越来越快,即使是大学生,为了毕业找一份好工作都需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找实习。毕业以后平时要工作,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又因为邀约朋友出门成本太高而选择宅在家里。更不要说结婚以后,买房装房,买车养车,结婚喜酒,生娃养娃,私人时间太稀缺了。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性格不那么外向的同学,有了私人时间也觉得发起活动很麻烦,而最后选择宅在家,用一些适合个人娱乐的方式把时间打发了。这挺可惜的。所以有了空闲时间,先看有哪些好友同时有空,再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感觉不错的朋友出来玩。这是我们认可的逻辑。
如果是用活动内容做切入点的话,我觉得和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方式杂志”没有什么区别,你还是需要去拉一帮人跟你一起出去玩啊。但是和聊得来的朋友,比如刚认识不久但脾气很对味的同事,或者很久没见的中学同学,就算一起去肯德基喝个饮料也是有趣的。
所以我们认为时间=人>活动内容
4,相较于线下活动,大家更倾向于线上消遣,“谁有空”如何做到把线上的热闹带到线下?
线上活动的优势是成本低,劣势是在体验不如当面交流丰富。拿朋友圈举例,你随时可以刷,等电梯,坐车,点餐都可以刷,可以方便快捷地看到朋友最近在干什么啊,分享什么内容了之类的,成本很低,但是体验不够丰富。肯定比不上和一个朋友当面喝个茶聊聊天的体验好。极端一点,你朋友失恋发了个朋友圈,通过这个朋友圈你只能看到一个很片面的信息:他分手了。但他为什么分手,分手过程,他的情绪你不一定知道。只有当面聊能够最全面的传达这些信息。
所以线下活动的体验肯定是优于线上活动的,但是缺点是成本高。就像你线上也能看电影啊,你为什么还要耗费时间和金钱去电影院看?因为体验好嘛,这个体验包括了和人一起去看,声光效果更好,电影院一群人看氛围好等等。电影院体验的丰富程度抵消了它成本高的程度。
比如和一个大学时期很要好,但是工作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疏于联络的朋友都同时有空了,出来喝杯茶吃个饭聊聊工作以后的感受和心得,这种体验肯定好过线上服务。但是由于大家都懒,怎么触发这种关系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总不能你现在还天天挂个QQ在线吧?但是只要触发了,肯定是一个很不错的体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是描述这种体验的。
所以我们关注的不是线上的热闹转移到线下,而是怎么让线下交流这种美好的体验更频繁的发生,如何降低用户走出门的成本。这才是我们关注的。
5,“谁有空”这个产品启动很麻烦唉,如果我的朋友用得少,还是不能很好的约起来啊。这点准备怎么解决?
目前“谁有空”会在你点击一个时间块没有匹配到好友的时候,给用户一个分享的选项,用很美但很孤独的图片和字体供用户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好友,把约朋友这个事情优美化,把降低尴尬的程度。也有一个小游戏,让你可以和自己好友恶搞互动。
另外,“谁有空”下一个版本就会推出跨社交平台的活动发起工具,可以发布一个活动页面到微信或者QQ让自己的好友报名,来方便那些在组织活动上更主动更活跃的用户,而他们发布的活动在谁有空上面也能直接直接展示在时间块里面。让用户实在约不到合适的人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己好友发布的活动,看看有谁参加了,然后自己也可以考虑报名参加。
我们后续也会开放陌生人匹配选项和二度人脉匹配选项,让谁有空在用户密度不够大的时候也能有足够的热度。
6,在创业的过程中换方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哈哈,我们一开始是做一个类似美国yik yak的项目,叫知春,基本是无脑抄,产品研发过程中幻想太多。所有的坏信号都被我们有意屏蔽了,比如很多朋友听不懂我们在做什么,做出来以后一推广发现数据并不好,这个产品形态和方向在国内竞品太多了等等等等。我们总觉得自己这个产品是有戏的,只是你们看不懂而已。但冷眼去看这一切,这都是沉船的信号。冷静下来想清楚以后,就下定决心转呗,剩下的工作就是说服投资人和说服团队。运气很好,我们的投资人非常专业同时也非常支持我们团队,在转方向这件事情上面只是尽量给予建议,交流经验,不干涉我们决策。所以整个方向转换我们是很平滑的。在说服团队方面也比较顺利,毕竟船小好调头。
但是方向一换,发现用户反馈和运营数据都好了很多很多,这就说明至少到现在为止,换方向是一个还不算坏的决定。要说体验的话,我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体验,互联网不就是快速试错么?
7,为什么想要创业?
因为我有一个梦想(汪峰附体中)。
认真回答问题,创业一是因为大公司的工作不够有趣,大公司在我们看来就是稳定加高薪,薪酬是还不错,然而稳定性高这个事情我不认可,你十年前加入诺基亚也会觉得很稳定,结果呢?二是因为乔布斯的那句话“why join the navy,if you can be a pirate”,当初决定创业就是觉得创业多自由啊,想干什么干什么,也没有老大管着你了,你对自己负责就行了。虽然后面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权利的另一面是义务,确实没人管着你了,但是你需要承担整个团队的生存和发展。
欢迎大家下载体验“谁有空”APP,下载地址:http://www.wandoujia.com/apps/com.mobile.zhichun.free
我的微信号:cystony,欢迎吐槽、搞基、交流,谢谢大家。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