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方法论系列之三:战略思考与校正模式
推荐语:在产品创新的具体做法上,乔布斯采用的基本上是:设定战略思考和校正模式的双重逻辑理论。
1、战略思考。
乔布斯的战略思考分三步:
①(发现问题后)寻找愿景
②返回初心
③建立可执行的路径
其中,找到初心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人以为初心就是自己想什么,这是错误的。初心是最初的最本质的需求和渴望。大多数的我们,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初心,很多时候这样的话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你明确初心,然后又构建了能够解决问题、可以实现的愿景,就可以构思中间的可执行路径了。
比如乔布斯想做iPhone之前,明确了一些原则,比如触控屏,然后各种传感器,更好的移动上网设备等等,然后苹果就开始收购技术企业,开始研发相关的元器件等等。通过明确可执行的路径,把想象变为现实。
2、校正模式。
如果只是这样,我们也只能说乔布斯和苹果比其他企业好一点儿。既然其他的企业“颠覆性”创新时,会屡屡失败,为何苹果却可以避免宿命?
——回过头来,我们研究商业市场,会发现很多颠覆性创新都是由初创企业完成,而大企业很少孤注一掷,为什么?也是因为颠覆性创新太过冒险。所以,大家才会不断的、持续质疑乔布斯和苹果的创新模式。
如果创新真的是一场赌博,那么苹果早晚会失败。但如果创新确实有方法可以降低失误、提高成功的概率呢?有多少人真的愿意这样的Think different?
乔布斯的秘诀在于:苹果有持续的自我校正模式。
随着时间的深入,乔布斯不断的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因此,也得以进一步的弄懂初心,也可以重新定义愿景。这就是说移动靶随着时间和趋势的变化在快速变动,但由于创意在决策层发起,所以这种调整也非常迅速。这个调整我称之为“校正模式”:
①挖掘并微调初心。
②更正和捕捉愿景。
③参考已有路径,根据这些调整修改路径。
还是以iPhone为例。手机快要出样机了,乔布斯告诉艾弗:没有把iPhone的全新特性——手机屏幕放在用户最核心的位置上。于是,苹果开始重新更改设计,全部推倒重来。
当乔布斯认为玻璃屏幕才是最好的时,苹果离开开始调整。
再比如在做苹果零售店时,当约翰逊告诉乔布斯,方向错了,未能实现他们的愿景时,乔布斯立刻决定重新返工。
乔布斯引用冰球大帝的话说:我将滑向球将要达到的地方。根据形势和趋势不断的动态预测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如我一直强调的那样,这些想法必须在CEO是产品负责人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执行。如果CEO不懂产品,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产品的创意不是在管理层分享,那么最终职业经理人就会把失败的责任推给研究部门或者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这必然导致真正冒险的伟大创意无法诞生。
如果iPhone或App Store的问题发生在其他公司,要么这些问题不会更改,反正也没有其他人意识到问题;要么这些问题将会推给其他人。但正是因为有“持续的校正模式”,苹果得以不断创造出伟大的产品。
最后,我还要提及一点,苹果的伟大,还在于它的Vision和Value是一致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两回事。但其实是一回事。只有Vision和Value一致,公司的每个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我见过很多公司二者不一致,甚至他们公司的“双V”都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这些都是致命的问题。
作者:赵思博
来源:指尖儿
原文地址:http://www.zhijianer.me/?p=9298
《乔布斯方法论系列之一:用“冰啤酒原理”把颠覆性产品变成现实》
《乔布斯方法论系列之二:乔布斯塑造的移动靶时代以及5个精神遗产》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