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用户掏钱 | 迅雷说服500万人付费的系统性思路
在互联网上有两件事情很难,第一件是把用户的钱放到老板的口袋里,第二件是把你的想法放到老板的脑子里。
放在几年前,如果老板跟我说迅雷的主营收入是靠向个人用户收费,我肯定当他说笑呢。要知道,互联网的精神之一可是免费啊。免费、破解、盗版,用户有一大堆替代品,怎么可能付费呢?以我为例,如果我看到一个软件或者服务很不错,但是需要付费的话,我会立即失去兴趣。休想从我身上骗得一毛钱。
随着友商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付费服务越来越丰富,用户的接受度也慢慢提高。很多服务收的钱其实一点都不贵(比如迅雷会员15元/月),而且它们提供了非常非常棒的服务。虽然有些时候你可以找到一分钱不花的替代品,但我觉得付费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的支持。
如何说服你的用户付费呢?
首先,你得树立起信心:让用户付费没有那么难。如果你自己都泄气了,那神仙都救不了。
其次呢,说服用户付费的主要工作,就是告诉他们付费的理由是什么,比免费更好的理由是什么,持续地用产品和运营去强化这个理由。
慢慢地,付费的人就会慢慢多起来。
这不是漂亮的废话,正确而无用的理论么?
别着急,我这8年的一线经验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也太水了吧。
具体(最好是系统)的措施是怎样的?
不少人可能会认为,让用户收费的运营措施,就是做活动,做不同类型的活动,在不同时间点做活动,做一系列的持续性的活动。然后让看到的人觉得「这东西太超值了,必须得买」,从而完成付费用户数的KPI。
这不是我想传达的方式。
我一再强调,运营是基本面、实力面、需要时间和耐心沉淀的笨功夫。做活动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人人都能做。系统性地从基本面做起,技术含量就比较高了。
我把从免费用户到付费用户身份的转变,划分为下面7个阶段:
- 完全不知道你的产品;
- 知道但没(免费)试过;
- 试过了但没有购买;
- 刚购买没多久;
- 买了一段时间,或者反复购买;
- 快到期或者过期没多久;
- 流失;
然后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设计你的运营作战地图。比如我制作的运营作战地图如下:
看到没有,当我们做完这样一个作战图以后,你的运营工作就系统起来了。哪些针对品牌、哪些针对拉新、哪些针对留存,哪些工作比较充实,哪些是短板。
以我的作战图为例,针对「买了一段时间」的用户做的工作就不够多,所以要想办法补上来。「刚购买没多久」这块虽然有工作,但是力度不够,效果肯定不好。
每个基本面扎扎实实地覆盖下去,每周、每月、每季度这么持续下去,,这样的运营就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用户数收入能够持续涨上去的基本面。相比那些短视重利浮躁肤浅浮夸的方式,这样的运营让我安心睡得着。
所以说真正的运营,看上去往往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坚持一两个月,可能见不出啥效果,可能还不如那些四两拨千斤的营收妙招。
但是三年五载呢?
#专栏作家#
黎晨,微信公众号xiaochenxiangtaiduo。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毕业后在迅雷服役8年,从零开始参与迅雷史上最赚钱业务(迅雷会员)的大部分工作。做过c++工程师、数据分析师、迅雷会员运营总监,在付费用户运营上有很多一线实战经验,可惜还没能把工作当玩耍。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