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设计效果执行到位?
保障设计效果的实现也是设计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设计能力再强,设计方案再好,如果没有后续良好的执行,也终究不过是废纸一张。今天网易同学从4个方面聊聊这方面的经验 >>>
从发散创意到设计实施,开始时抽象的目标和概念,已经一步步具象化,成为了可视化的设计方案。这时,最了解设计方案的设计师,需要与项目组各个角色进行沟通,阐述设计方案,在达成一致后,才能继续推进项目进入到下一个开发测试的环节。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出发点。设计师会觉得娱乐化的设计更有趣、更能抓住用户的眼球。但产品经理可能更在乎新功能的开发,希望产品能够赶快上线。由于娱乐化的设计会有很多富交互的效果,所以开发的工作量往往也会较大。
在开发的过程中,最终的实现效果也可能与设计师所想的不同。脑海中完美的设计,可能会因为细节标注不全面、没有做高保真动效、沟通不到位、或是设备性能等原因,在技术实现后变得面目全非。
所以设计师需要对外要有项目推进的能力,从幕后走到台前,使设计方案得到项目组成员的认同;对内有自我驱动力,设计方案的完成并不是设计工作的结束,主动跟进项目,保障设计效果的实现。
1、目标认同
一般在项目初期的需求分析阶段,产品人员会和设计人员一起分析出产品定位或设计目标。这些概念性的目标不是为了说服老板或是摆摆样子,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用这些目标去衡量产品是否偏离了方向。在设计推进阶段,首先要检验的就是设计方案是否达成了最初确定的目标。
2、方案认同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阐述设计方案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设计提案,可能是做了十几个方案后精挑细选出来的最合适方案。半个小时的方案 阐述,也可能是设计师深思熟虑几天后的结果。令人信服的设计方案,是需要许多准备工作作为支撑的。没有充分的准备,很容易受到项目组相关人员的质疑。
在方案评审时,我们可以只拿出一种设计方案。但在评审之前需要把能想到的方案都仔细考虑一遍。如果只做一个方案就觉得可以交差,一方面可能会错过更 优的方案,另一方面,在评审时被问到这里为什么不设计成那样时,可以从容应答,把之前已经思考过的另一个方案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
在阐述最优方案时,也要详尽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会议上阐述的方案是设计师从无到有一点一点设计出来的作品,设计师经历了从需求分析到设计表达的所 有过程,自然觉得方案中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但并非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了解设计方案的原委,尤其是开发和测试人员,他们可能在项目中期才参与进来。如果只将 最后的方案展示给大家,很有可能受到质疑。设计师需要在评审会前将用户调研的结果、支撑的数据、竞品分析、设计实施前制定的目标等等,都准备充分,并在评 审时阐述清楚。这样有理有据的设计,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3、标准化的原型
随着产品不断的发展壮大,我们需要为产品制定设计规范,标准化交互原型。
对于设计师来说,有了交互规范可以为新的设计提供参照,在交互和视觉上保持统一性,做设计时重复的模块可以直接复用,提高工作效率。在与开发、前端沟通时,可以不遗漏状态,减少沟通成本,开发人员还可以以此为参考制作模块化代码复用。
在制作设计规范的过程中,可以将那些可复用的、多状态的交互元素进行梳理。将最基本的控件(如按钮、文本、图标等),由控件组成的组件(如刷新、加 载、状态栏、标题栏、弹窗等),以及由控件和组件组成的页面(如列表页、详情页、专题页等),分别整理,最终形成完整的交互设计规范。
4、可视化的动效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计可以输出高保真的动效,减少与开发的沟通成本,保证动效设计的实现效果。
一般可由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一起,定义出需要添加动效的地方和样式,再由视觉设计师和动效设计师共同完成高保真的动效设计,最终将动效通过动画和代码进行输出。
在做iOS app的设计时,可以使用Quartz Composer进行动效设计。Quartz Composer可以通过调节摩擦力、拉力等参数高保真的实现动画效果,并可以进行代码输出,方便了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原文来自:优设
作者:@ME网易移动设计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