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做保姆式还是做合作伙伴式?
通常,一个产品经理会独立负责至少一款产品(先不论其大小)功能,而研发工程师通常是主做这一款产品,而产品的业务方基本上都是2个或者以上的部门。
互联网公司里研发部产品经理基本上是和研发工程师属于一个大团队,但不属于同一个中层管理部门,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常常是奔波在和研发工程师、业务需求方、运营方、老板等推进产品迭代发展中。
而产品经理本身,似乎可以分为这么几种:
保姆式产品经理
主要针对研发工程师来说,基本上是除了写代码的相关事宜产品经理不参与外,其他的所有交涉、规划和执行的工作都有产品经理来负责。
此类产品经理,对产品的方方面面十分熟悉且慢慢会在业务部门建立个人品牌,因为他的无所不知(或者是坏形象,什么都管)。
合作伙伴式产品经理
主要针对研发工程师来说,基本上是按照项目流程进行明确的分工,产品经理只做项目中产品经理的职责,其他的是由均由产品的各个对应部门的专职人员来完成。
此类产品经理,有着专业且精细的职责划分,一切按照规矩办事,在研发和业务部门也有不错的口碑,因为他的不越雷池半步(或者是普通的口碑,什么都不管)。
这两类产品经理各有千秋,先不说哪一种更好更有前途,先简单细说下两者的工内容。
保姆式产品经理
通常来说,会:
给研发工程师的感觉是:“除了代码,其他你来搞定”。
给业务方的感觉是 :“只要我有想做的,你总能搞定”。
给老板的感觉是:“这个产品,你是专家”。
而因此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表现,比如:
给研发工程师的感觉是:“这个事你怎么不上心呀,产品规划什么时候出?”
给业务方的感觉是:“我的需求排期了么?什么时候评审呀?能快点么?”
给老板的感觉是:“有过去半年了,你怎么没有大业绩呀?”
这类的产品经理每天都很忙碌,节奏非常满(或者说没有规划),也会多做易错,发生一些事故。
合作伙伴式产品经理
通常来说,会:
给研发工程师的感觉是:“做事仔细、清晰,一丝不苟。”
给业务方的感觉是:“流程清晰、节奏感非常强、不会发生冲突。”
给老板的感觉是:“做事有条理,分工有分寸。”
而因此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表现,比如:
给研发工程师的感觉是:“太官僚了,什么事情都要走流程,改个小按钮也要重新评审。”
给业务方的感觉是:“太官僚了,这么点小需求都做不了主;排个期这么难,问个问题竟不搭理我。”
给老板的感觉是:“都这么久了,还没有全面掌握产品的方方面面。”
这类产品经理是一个分工明确做事谨慎的职场人,颇有萝卜与坑的发展轨迹。
互联网公司里每天都会遇到这两类产品经理,你更喜欢和哪一种类型的产品经理合作?
如果你是做产品经理的,那么你是哪一种类型?希望向着哪一种类型继续发展呢?
欢迎跟帖讨论。
本文为匿名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