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入驻天猫,在华地位有多尴尬才会出此下策?
小编导读:3月5日晚间消息,继2014年亚马逊Kindle旗舰店入驻天猫后,“amazon官方旗舰店”今晚悄然在天猫上线。亚马逊将其跨境电商战略重要部分“进口直采业务”与天猫合作。
目前正式进驻天猫的为亚马逊“进口直采”业务,主要品类为食品、女鞋、玩具母婴及厨具。这些均由亚马逊团队备货在中国,然后通过亚马逊中国网站、天猫旗舰店进行销售。
亚马逊CEO贝索斯非常关注中国市场,在天猫及亚马逊中国都在大力抢滩跨境电商时,他本人推动亚马逊与天猫在此项业务上的合作。
但是这事对亚马逊是好是坏,有了国美、当当的前车之鉴,亚马逊能借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翻身吗,看看钛媒体作者蚂蚁虫的“一家之言”:
DUANG,亚马逊悄悄入驻天猫!
用电脑登陆天猫搜索一看,果然不是恶搞,还确有其事。从现有商品的成交记录来看,最早的一单成交于2015年2月13日,并且有了5个商品评价。也就是说Amazon官方旗舰店悄悄入驻天猫平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由于正值过年前的电商淡季,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已。
这样一来,亚马逊在天猫就有了两家店,除Amazon官方旗舰店外,还有去年11月5日提前入驻的Kindle官方旗舰店,主要经营亚马逊自有品牌的硬件产品,以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等为主。Kindle官方旗舰店的入驻可以理解,毕竟是作为一个品牌产品而不是以平台商家的名义入驻,主要目的是扩大自有品牌硬件产品的影响和销售。
从销售的类目和产品来说,Amazon官方旗舰店入驻应该是进口直营商品业务,店招上的宣传口号是:国际精品,全球直采。但作为电商平台的直接竞争对手,Amazon官方旗舰店的入驻就引来了人们的不少争议。
入驻背后的亚马逊式尴尬
虽然说Amazon官方旗舰店入驻天猫令人惊讶,但其实江湖上早有传言。远在2013年6月,就有报道称亚马逊或将调整其在华思路,与阿里巴巴洽谈合作,探讨亚马逊入驻天猫的可能性。意外的是,带队与阿里巴巴洽谈的不是亚马逊中国,而是亚马逊全球BD负责人及团队。
逼得亚马逊出此下策的可能是其在华市场份额迟迟没有起色,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当时易观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B2C市场交易份额,天猫以44.1%遥遥领先,京东16%排第二,其后的易迅网3.8%、苏宁易购3.5%,而亚马逊中国虽然排名第五,但仅有2.3%的市场份额。
经过两年的发展,同样是易观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B2C市场交易份额,第一的天猫增加到54.6%,京东占17.7%也有1成的增长,苏宁稳中有升达到4.1%,唯品会异军突起,与亚马逊中国的份额持平同为1.8%。相比之下,前五名中只有亚马逊中国的市场大幅下跌了近3成。
或者正是市场份额下跌的压力,使得亚马逊总部不顾亚马逊中国区的意见,而选择其具有竞争优势的进口直采业务入驻天猫开店,以获取流量来源和提高销售业绩。不过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不像Kindle官方旗舰店那样使用一个子品牌开店,来规避负面影响呢?
带来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
不可否认,天猫的大流量能给亚马逊带来不错的销售量,如Paperwhite2电子书阅读器的月销量就达到数千台,甚至创造过月销千台的佳绩。参考天猫的行业现状,以进口食品、精品女鞋等为主的进口直采业务,其销售前景的确值得看好。
但此举带来的负面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天猫新增业务中的相当部分可能是原来在亚马逊购买的客户,形成左右手互搏的局面,实际增加销售不如预期。而一旦培养起消费者从天猫购买商品的习惯,那么势必对现在自己的官网形成严重的分流作用。相当于把自己的流量控制权拱手让给天猫,并弱化自己品牌价值。还记得当年阿里很坚决地屏蔽百度和微信么,就是担心自己的流量入口权被他人掌握,导致自己被架空,看看人家马云的态度。
其次,亚马逊中国虽然市场份额不高,但在经营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可以说是国内运营、服务最规范的电商,拥有一批忠实客户。入驻天猫,难免会对这些忠实用户对亚马逊中国的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现在忠实用户可是宝啊,且行且珍惜。
另外,以Amazon官方旗舰店的名义入驻天猫,相当于承认自己在竞争中失败,缴械投降。这会严重打击亚马逊中国团队的积极性和士气,使得今后步步被动,不利于团队建设。要知道,你曾经可是一直口口声声要在江湖中争老大来的。
更重要的是,亚马逊本身也是第三方电商平台,你自己都跑到天猫去开店,你让那些入驻商家怎么想?今后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话(目前还没有看到不下降的趋势),这些入驻商家面对流量萎缩将何去何从?而一旦失去入驻商家的支持,亚马逊中国的第三方平台业务或将加速萎缩。
前车之鉴,入驻天猫这样真的好么?
亚马逊不是入驻天猫的第一家电商平台,早有先例,当当、国美、1号店都早于它先后入驻天猫开店。看看它们的发展变化,或许能给亚马逊一些借鉴。
2012年,当当、国美和1号店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1.5%、0.9%;而到了2014年,当当和国美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到了1.4%、0.9%,只有1号店从0.9%增长为1.4%。1号店的增长,除了自身经营努力外,还与其主营食品类目和自营商品比例较高的因素有一定关系。
由此可见,入驻天猫的当当和国美两家份额双双下跌,从这几家与亚马逊业务结构类似的电商平台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说明入驻天猫的负面作用远大于从中的获益,更不利自身的长期发展。
所以,忍不住问一句:亚马逊,你以Amazon官方旗舰店的形式入驻天猫这样真的好么?你有考虑过客户、员工、入驻商家的感受,有想过自己曾经的理想么?
本文作者:@蚂蚁虫 来自:钛媒体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