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背后的3个冷酷的互联网法则
《从0到1》是一本挺有口碑的书,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很实战的书。作者彼得.蒂尔是PayPal创始人,硅谷创投教父,而且在斯坦福讲课。
有实战,有逻辑。
对《从0到1》,我印象最深的是彼得.蒂尔讲了3个互联网的底层法则,也是很冷酷甚至冷血的法则,也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必修课:
法则一:从0到1。
彼得.蒂尔认为,进步有两种形式:第一,水平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水平进步的最大红利就是全球化,而垂直进步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科技,就是互联网。
传统竞争一般是从1到n的竞争,就是拼渠道,拼广告,拼资源。互联网的竞争,则要学会从0到1的竞争,要拼用户、拼创新、拼产品。
中国企业家大多是红海思维,擅长从1到n,严重不擅长从0到1。如何办?
法则二:垄断。
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就是垄断,但是彼得.蒂尔把垄断讲得最清楚。互联网时代的垄断经济有几个特征:1、专利技术。2、网络效应。3.规模经济。4、品牌优势。
他举了一个例子:对比以下纽约时报和Twitter的公司价值,会很有意思。2013年,Twitter刚一上市,市值就达到40亿美元,是纽约时报市值的12倍还多。这之前,2012年,纽约时报赚了1.33亿美元,而Twitter处于亏损状态。到底是为什么呢?答案是现金流,一个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在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投资者认为Twitter在之后的10年终可以获得垄断利润,而报纸的垄断时代却会结束。
你现在明白,滴滴和快的为什么要合并?
法则三:破坏性创新是个坏词。
在彼得.蒂尔看来,破坏性创新的核心是指,一家公司可以用科技创新低价推出一种低端产品,然后逐步对产品做出改进,最终取代旧科技。个人电脑对大型计算机是一种“破坏”,移动对PC是一种破坏。但是,破坏性创新已经被曲解成了形容因所谓新事物、新趋势而沾沾自喜的流行词。
这个“破坏性创新”的流行词带来几个基本价值的扭曲:1、痴迷于这种破坏,意味着你是透过旧企业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很难做到从0到1。2、破坏者到处找麻烦,最终会惹上麻烦。
对一个创业企业而言,不要“破坏”,要尽可能地躲开竞争。
彼得.蒂尔讲的是互联网的一种底层思维,但是,中国的情况跟美国不一样, 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中国市场竞争太惨烈,一般是创业企业先从0到1做测试,大公司在后面干掉创业公司,捡胜利果实。所以,在中国,不仅要从0到1,还要尽快到100,才能生存,这就是我说的爆品战略。
作者:@金错刀 来源:创业邦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