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的交互设计
最近,同事爷爷八十岁高寿,他送了台Ipad。我们都笑他自己太潮,这高科技的玩意爷爷怎么会接受。没想到他说:“爷爷拿起就使,玩愤怒的小鸟、Tom猫、听歌都妥妥的。”
这真真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为什么ipad无论老人小孩都会用,基本操作甚至很少需要别人的协助和说明书!
究竟是孩子容易接受电子产品?还是电子产品容易让孩子接受?
这不仅让我思考,什么样的设计才能“童叟无欺”,老人、孩子都可以流畅使用。那么,交互设计不该是“精英化”的,更该是“傻瓜式”的,去追求一种更“本能”的操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简单。
如何才能让设计理解成为“用户的本能”?
1、理解你的用户
要把用户看作崇尚简单的、挑剔的、迟钝的、很忙的:能少键入就少输入,能少点击就少点击,能少思考就少思考。
而产品则要做个好好先生:做到体贴的、温暖的、宽容的、有安全感的、易理解好沟通。有些时候为不给用户不必要的干扰,很多压力和责任都要后台默默的扛起来。
2、充分理解、引导用户的行为流
一方面要了解用户可能的点击流程,做到让用户每一步到下一步都随心所欲;另一方面产品要有良好的信息架构,操作引导要高逻辑,但要好理解。
对于整个操作的完成,需要有引导说明,让用户知道自己完成到哪里,还需要什么。
除此之外,要方便用户返回、后退、反悔、回到起点。
3、易理解的表达
易理解的表达不仅包括视觉和文字,交互操作也要做到透明,引用臭鱼的总结就是:
- 操作前,结果可预知。
- 操作时,操作有反馈。
- 操作后,操作可撤销。
当然,一些交互操作主要需要靠更外一层视觉元素的支持。
GUI设计师和一般视觉设计师或平面设计师最大的不同在于设计的图案要有某些交互行为的暗示作用。比如,Ipad上扳动的按钮就要让用户有向哪里扳动的行为暗示。而很多pc产品直接抄袭未免不符合触屏用户直接用手操作的使用习惯。关于更多的视觉语言隐喻可以移步到 《聊聊图标的信息传达》
产品说明语言也应当是简练、容易理解并且友好的。文字是一种理解的力量,当苹果推出Macintosh的时候,乔布斯要求用户手册写得非常易懂。他的团队说“我们尽力了,手册只需要高中三年级水平的英语。”乔布斯说:“不行,要小学一年级水平的也能读懂。”文化不一定是衡量标准,但是产品语言绝不可咬文嚼字、故弄玄虚或者繁复华丽。
有时候,用户越是表面使用简单的产品,仅仅是冰山一角,背后则需要孕育更复杂的逻辑。看似简单容易的交互操作也需要设计师更缜密的思考和用研反复的用户测试。
总之,为了“本能的设计”,我们要付出更多努力,更多思考。
来源:http://www.zhangyq.com/instinct-design-interaction-design/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