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O2O曾经很美好,2015年故事可能讲到终点了
2013年末我们对于微信的未来充满信心,以为微信将担负未来移动电商的主要责任,2014年春节红包,又掀起“微信全能说”,认为微信接下来会成为无所不包的大平台。我们也可以看到微信这一年在做移动支付,拉了滴滴打车做用户教育,做电商入口,有京东、大众点评、微信电影等产品接入,也做了智能硬件接入,甚至还有媒体,今年在微信公众账号方面也做了大量调整。但事情的吊诡之初就在于微信今年再无多少O2O成功案例,甚至去年大张旗鼓的绫致服饰今年也不再高调。
微信O2O曾经确实是个美好故事,但2015年故事可能会讲到终点。
重线上忽略了渠道下沉
2014年我们看到微信线上的改版一遍又一遍,每次的导航位置调整、京东的入口等方面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微信正在打造电商的完全封闭生态,但对于微信平台的入口以及粉丝的激活,微信至今未给出更好解决方案。
企业的微信粉丝从何而来,微信所谓的去中心化导致无集中流量用户源,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流量入口。部分企业采取线下门店吸引粉丝,但却未有更好办法去消解线下门店工作人员的戒心,用户由线下导入线上,势必抢传统线下的生意,线下店员如何满意。
其中微信曾经以凌致作为试点,鼓励二维码追溯,线下店员导入的粉丝线上的购买计入店员的业绩之中。但恰恰忘记凌致方式往往开在shopping mall中,中央收银台又如何能容忍如此行为。
而对于多数小店,是没有太大的技术以及能力将用户的业绩追溯统计明白的。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小店运营者只能采取非理性行为的朋友圈吸粉了,于是,朋友圈今年基本也被各种微商污染殆尽。
2013年底我们尚能看到微信在O2O方面尚有落地性探讨,而2014年底这种探索也鲜有所见。而失去了线下渠道的支持,微信就只能成为游击队式的微商集中地,再也无正规军在电商领域竞争的机会。
微信生态已被污染
微信面试之初,张小龙曾经多次强调微信拒绝营销化,并在之初就封杀各种营销的微信大号。那时候我们对于微信是抱有十分强烈的好感的。
可2014年过分营销化事件依然发生在了微信上,当初微博“草根大号”的故事也在微信上开始重演。
公众平台订阅号中各种段子、鸡汤、语录等热门大号(原创自媒体不在此列)出现在每个人的朋友圈当中,各种面膜售卖信息也出现在各种人的朋友圈当中。不少大号下场就是电商收买,各种899的瑞士手表在这些大号中卖的很火,各种面膜也在朋友圈中卖的热火朝天。
微信官方虽然封杀过一批账号,但仍然有野火烧不尽之势,且平台至今尚未有明确的封杀账号规则,张小龙自称是为了随时应对问题。但随着过分营销化的越来越强,用户对于朋友圈以及公众平台的信息开始持怀疑甚至抵制态度,而这正式微信在O2O方面的根本。
目前微信电商只是有用户及流量优势,在生态建设方面尚有不小距离。一旦现有的生态都无法把握,那接下来微信的O2O就真的危险了。
微信已成腾讯内部“唐僧肉”
有微信在手,腾讯在一系列的并购收购事件中占尽上风,合作者对于微信入口都抱有较大兴趣。于是,我们看到微信有了京东、大众点评网、滴滴打车等平台的入口,接下来可能还会有58同城。而腾讯内部同样没有放过微信。
铁哥去年四月曾经撰文,认为营销QQ推出的微信开发模板是在抢微信第三方公司的饭碗,文章之后腾讯内部曾经向多个平台投诉文章不客观,但至今营销QQ的官网仍然有微信开发模板服务,即购买营销QQ享受优惠的微信开发模板。
于此同时,腾讯游戏也借微信入口对第三方公司收取近乎毫无人情的进场费,部分分成达1:9,微信是9。
张小龙或许管得了微信内部员工不借微信发财,但却阻挡不了腾讯其他部门借微信大肆敛财。微信已经沦为腾讯内部的“唐僧肉”,谁都可以借微信获利。
而最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此混乱之下,微信的整个生态会越来越杂乱无章,从里到外微信官方会对微信渐渐失去控制权。而到那时,整个微信可能真的会沦落为纯社交平台,对于电商用户会采取不用不听不管的应对措施。而到那时,微信的电商化可能就真的要画上句号了。
2015年对于微信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微信或许仍然是社交明星,但O2O概念真的难熬到年底。
作者:老铁
文章来源:钛媒体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